第十五章節 死神
轟然掠過叢林上空的飛機幾乎是擦著樹梢而過。
“隱蔽,隱蔽!”雨林內那些被炸得不知所以然的‘自由越南’武裝分子們嘈雜著湧向路邊,躲藏那不斷飛射而來的航空彈雨。
“這是什麼該死的飛機!”係著綠色頭巾的越南人破口罵到“居然用螺旋槳飛機,真是混蛋!”
“蠢貨,這是鷹-700偵察攻擊機!”一個趴在斷木後的東歐人嘟囔著罵道“連這個都不知道,還他媽的稱自己是軍人,真是見鬼了!這些該死的越南雜種!”
趴在地上,縮著腦袋的‘自由越南臨時政府’前總理-阮厚昌早已然沒有了剛才的那幅躊躇滿誌,灰頭土臉的他甚至就連那付一直架在鼻梁上的的AO飛行墨鏡都丟到不知哪裏去了。
“是中國人的飛機嗎?是中國人的飛機嗎?”趴在地上的阮厚昌驚惶失措的問道。
沒有人回答他,而隨著轟鳴聲的漸近,四架飛機從遠方的天邊又轉了回來。
作為中國空軍的選型機,要挑選一款稍稍能夠令人滿意,作為‘戰場飛機’的螺旋槳動力飛機,還真是不好找。通常情況下,選擇此類飛機,軍方都習慣性的將目光放在初級教練機上,因為同為螺旋槳動力的初教機是改進為‘戰場飛機’的最好選擇,可是這一次,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卻是個例外。
在長久的時間以來,盡管發展出了‘K-8’中教、‘山鷹’、‘L-15’高教,但在初級教練機的發展上,中國空軍卻還是後勁不足。這一個方麵是由於初級教練機的CJ-6依然是寶刀未老,作為培養飛行員的入門飛行機型,CJ-6教練機雖然是研發自上個世紀60年代,但在當時來說,這款飛機是相當不錯的,否則也不會進軍北美,成為深受美國民間飛行隊好評的飛機。
另一個方麵來說,一直以來,對發展螺旋槳動力飛機的忽視,也是造成要想選擇一個人員觀察視野較好、操縱性優越、掛載彈藥量較大的渦槳飛機來作為‘戰場飛機’較難的原因。
當空軍為此苦惱不已的時候,一款民用小型螺旋槳飛機進入了總裝備部的視線。這就是鷹-700型小型飛機,當初研發這種飛機,是中航集團針對南航、北航等航校的教練機市場,而發展的。雖然銷量不是太好,但起碼這個項目存在著。
而且無論從人員觀察視野、還是從操縱性、負載量、改進空間等多個方麵來看,鷹-700型都很適合作為‘戰場飛機’。
最終,國防部的訂單挽救了中航集團的這個項目,空軍、海航都訂購了一批鷹-700型來作為初級教練機使用,另外還有100架被選作為空軍各戰場航空管理中隊的用機。、
在加裝了一係列的偵察技術裝備之後,鷹-700型正式作為‘偵察攻擊機’進入各戰場航空管理中隊服役。無論是精確製導係統,還是軍事數據鏈的接入,都已經使得鷹-700型不再是一種簡單的飛機。
作為戰場航空管理中隊來說,由自己與‘北鬥’全球衛星導航定位係統、空中預警指揮機、地麵監視與控製預警機、無人戰場偵察機、空軍、海航、陸航、地麵偵察部隊等多種偵察、打擊力量,一起構成的多位一體的偵攻網絡體係將是未來中國軍隊完成自身火力優勢構成的主體。
而在自身方麵,加裝的附加裝甲和彈射座椅,則是使得鷹-700徹底完成了從民用機到軍用機的蛻變。至於火力方麵,鷹-700不僅攜帶有4挺12.7毫米機槍,而且還可掛裝航空火箭彈發射巢、炸彈、副油箱等附加武器構成裝備。
轉向回來的鷹-700型偵察攻擊機再次壓下機頭,攜帶這的航空火箭彈接連呼嘯而出,帶著致命的火光撲向翻騰著濃煙的雨林之中。緊接而後的飛機則開始用機翼兩側的12.7毫米機槍猛烈掃射地麵,一排排的子彈撒布下去,筆直直的帶出一道道煙塵。
從1960年代的越南戰爭開始,似乎在中南半島的雨林上空,螺旋槳飛機永遠都是王者,曾經的‘A-1H天襲者’攻擊機幾乎就成了那個時代的叢林上空的死神。在士兵們的召喚下,FAC呼叫來的‘天襲者’慢慢的擦著樹梢低空飛過,將攜帶著的燃燒彈投擲下去,而後再用機槍火力瘋狂掃射那些越南遊擊隊,對於越南人來說,那似乎就是死神。
曆史總是相像的,當美國人帶著一小撮的越南特攻,前去伏擊歸國的黃日新、張加平的時候,華府怎麼也想不到中國人會同樣卻對秘密返回越南的‘自由越南’武裝人員下手。而且中國人會是以這樣一種手段來痛下殺手。地獄是什麼樣的,也許此時的那些‘自由越南’武裝人員最有體會。
一陣血霧噴騰,趴在地上的阮厚昌眼看著一溜煙的子彈飛掠而過,揚起一排泥土,自己的坐騎-那匹棗紅色矮腳馬被12.7毫米航彈打得血肉飛濺,硬生生的被攔腰切成了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