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若以開始還沉浸在有了小跟班的快樂中,但漸漸懂事的她也感受到了微妙的變化。
那個時候她上小學,數學成績一直出奇的好,她對數字也格外的好奇和敏銳。寒假,快臨近過年,母親周若說要給他們買過年的新衣服,於是帶著她們姐弟二人逛商場,在商場裏有蛋糕店,那種剛剛在國內流行起來的西式蛋糕店,裏麵的各式俄羅斯麵包和蛋糕讓人眼前一亮。不同形狀的麵包陳列在專門的木架上,人們可以拿著托盤根據麵包的款式和下麵的價簽隨意挑選。姐弟兩看到著新奇的麵包店,眼睛都直了,母親周若也很幹脆地進店給兩個孩子挑選麵包,然而母親並沒有給她和若以買同一款麵包。雖然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宋若以看到周若把更好看,價簽數字更大的那款蛋糕直接給了弟弟,而自己拿到的卻是一個小小的麵包卷,讓她失望的是裏麵什麼夾心都沒有。
那是她第一次垂頭喪氣。
再後來,母親周若給弟弟買衣服的頻率明顯高於她;偶爾弟弟調皮,姐弟兩有了小矛盾,周若也是護著弟弟,開始是一次兩次,後來幾乎是每一次;平日裏周若關心的也是她弟弟早上,晚上想要吃什麼,卻幾乎不問她。
即使再遲鈍,她也能感覺到母親周若對弟弟的偏愛。
但是還好有父親宋祥國,他經常出差,但是每次回家都會給她帶禮物。雖然經常不在家,宋祥國也能敏銳地感覺家裏重男輕女的氛圍。有一次宋若以放學回家,聽到父母激烈的吵架,周若責怪宋祥國好不容易出一次國,居然沒有給她和兒子買禮物,隻是給女兒買了埃菲爾鐵塔模型的樂高,說她都已經上初中了早就過了玩玩具的年紀了。宋祥國反駁道:他就是想給女兒買,他早就看不慣這種傳統老古董的思想……後麵爭吵的內容,宋若以也聽得斷斷續續,到最後她眼淚滴答,就隻聽到自己的啜泣聲。
後來每一年生日,宋若以都會收到父親宋祥國送的不同建築模型的樂高,比薩斜塔模型,北京故宮模型,泰姬陵模型……那些她都如數家珍。
宋若以終於回了回神。
當時的工程事故轟動一時,她父親的自殺自然也被新聞報道,對麵的這個人知道了她父親的名字,對號入座,聯想起當年的新聞消息也很合理。
宋若以保持平靜,往自己碗裏加了半顆脆炒上海青。
“不好意思,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想告訴你,我早就認識你,還認識了很多年。”喬翰看到她有些恍惚走神,應該是想到了傷心事,又補充道:“我以前是宋教授的學生,宋教授一生盡心盡力,深受大家的敬重。”
宋若以長長的睫毛忽閃,父親生前的確是行業內很知名的教授。
“我們在清大的實驗室見過幾次”。喬翰語氣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