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鐵欣賞的時候,方向己經在詢價。
“這玉佩多少錢?”
劉三掏出一包煙,給幾個人發煙,除了二狗子接了,黃宏三人沒接。主要是防範。在過去的曆史上,被煙迷的事太多,所以,行內的人,不會吃對方的飯,喝對方的水,抽對方的煙。
“三百萬!”
劉三刁上煙,點燃煙。
方向接過黃宏遞過來的煙:“這玉佩不值三百萬。你這是獅子大開口了。”
雙方便在價格上慢慢地磨了起來。
而這邊,宋鐵的手,剛好接觸到了雙龍玉佩。
立即,宋鐵的腦中,出現了一個聲音。
“鏤雕龍紋玉佩,成品年代:漢代。高:5cm,寬:8.5。”
宋鐵不禁看了看方向,看來這個師弟不簡單。自己是通過七彩才知道玉佩的真假,而方向憑肉眼就鑒定出來了。
宋鐵的腦中的聲音依然在響。
“該玉佩,和田玉質,白中泛青,器形精美,紋飾繁縟,龍形觀之十分飄逸。此龍佩通體包漿溫潤,玉質細膩,光下顯現出淡淡的金屬般光澤,亮而不賊,無刺眼之感。在龍首、爪、角部有較重的黑沁,玉質內部並伴有“飯糝”在黑沁邊緣處交叉過渡,層次分明,過渡明顯。”
飯糝是什麼意思?
宋鐵心中問七彩。
“飯糝與豆花是玉白化的初步形態,通常是在玉質相對疏鬆由內及表,從皮殼顯現出來。一般來說,年代越久的老玉越明顯。而玉中原生的絮狀雜質,如綿如絮漂浮在玉的裏麵,用辨翠的行話來說:它是有根的。玉花是從玉質內部出現的片狀白化現象,看上去就像漂在湯中的豆花(也稱豆腐腦),飯糝是玉質中的白斑,或呈飯粒未熟透狀。”
給宋鐵科普完後,七彩繼續講玉佩。
“這塊玉佩,從龍佩透光圖可以看到,受坑口環境影響,沁色深入玉質肌理,在較重黑沁的部位已不再透光,光下玉質非常細膩,微泛青色,如“荔枝肉”一般。”
七彩一邊講授,宋鐵一邊學著鑒賞玉佩來。
“隻要用60倍放大圖,就可以清晰觀察到龍眼部狀態。包漿與陰線內外完全一致。重點要說的是沁色的變化,沁色從左至右,從黑色——褐色——淡褐色階次變化,並且穿越陰線過渡,由深到淺十分自然。像這種沁色自然過渡的作偽,目前還較難企及。從龍佩的形製和紋飾來看,此佩應為漢代玉器。”
宋鐵高興了,方向又有成績了。
但是,七彩的下一句話,讓宋鐵蒙了。
“方向是你的師弟,最好勸他不要購買這個玉佩。”
“為什麼呀?”宋鐵問。
立即,一段視頻在宋鐵的腦中出現了。
這是在陝西黃土高原處。
一處窯洞中,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在欣賞著麵前的一塊玉佩。就是周林手上的這塊雙龍玉佩。
“呯呯!”
有人敲門。
四十多歲的人收了玉佩,下了炕,打開了門。
“大哥,我買了一些菜,弄了一瓶二十年的好酒。咱哥倆好好地喝上一杯。”
門開了,進來的這人正是眼前的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