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回到魁元宮,直接叫來掌管後宮衣食住行的主事。
“傳本宮懿旨,從這個月開始,後宮開支降低三成。”
“遵命。”因為有皇帝和太後的支持,加上家世顯赫,蘇婉這個皇後還是十分有權威的。
前主雖然不愛皇後,但是一樣很尊重她,主要是她的家世太好了,而且又有太後撐腰。
其實這種削減開支對於受寵的宮妃來說還好,對於那些不受寵的宮妃就很艱難了。
後宮最是捧高踩低,這是一個最現實的地方,有能力的人越活越好,平庸的人隻能消失在這深宮中。
金殿之上,蕭辰遇到了一個難題,像這種大災害,朝廷肯定需要派遣一隻特使隊去負責賑災,協調各地方。
可是他對這些臣子都不太了解,他們的能力怎麼樣他也不知道,幾個閣老肯定是不會派的,這樣的災情還達不到派閣老去的級別。
這個時候他得到的那個皇帝技能就有點用處了,增加選官能力,提高了他看官員的眼光。
蕭辰掃視著下麵的官員,其實昨天幾名閣老已經向他推薦了幾個人選,他隻要在這幾人中選一位就行了。
“戶部右侍郎杜茂何在。”
“臣在。”
“任命你為欽差,帶隊前往淮南賑災,協調地方。”
“遵命,謝陛下厚恩,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杜茂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正聲回答,其他人都有些羨慕,這賑災雖然不好做,可是確是一個機會,隻要能做好,那就有機會更進一步。
戶部侍郎是三品官,這已經是高官了,想要晉升很難,越到高位位置越少,一個蘿卜一個坑,隻有等上麵出現空缺才有機會升遷,而做出大政績的話,以後升遷可就有優勢了。
蕭辰之所以選擇杜茂,是因為他是農家子出生,一路科舉中進士,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如今這個位置,他覺得這樣的人因該是有真本事的。
如今科舉製度雖然已經成熟,可是普通人家出身想要做到高位還是很難,如今朝廷的高位還是被世家占據。
下朝之後,許多官員都向杜茂祝賀,當然,內心裏怎麼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蘇德厚和徐莫兩人同行,蘇得厚看了徐莫一眼,“怎麼,有些意難平?”
徐莫眼神一閃,“沒有,杜茂能力不錯,至少比輸給那些素餐屍位的人要強。”
隨後又笑著說道:“還要多謝國丈舉薦。”
蘇德厚為吏部尚書,也是內閣閣老之一,他昨天向蕭辰舉薦的就是徐莫。
徐莫世家出身,徐家也是老牌世家,他本人和蘇德厚是好友,徐家這幾年有些敗落的現象,因此身為徐家掌門人的徐莫就迫切需要站的高一些,不然徐家頂級世家的稱呼就要不保了。
世家可以不在意權勢,但是對於家族地位卻十分重視,家族就是他們的根,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家族比個人性命更重要。
“國丈大人請留步,國丈大人……”兩人正說著,身後突然有人叫喊到。
兩人回過頭,看見一名內侍跑了過來,“國丈。”
蘇德厚拱手,“公公有事情?”
“國丈,陛下讓您去勤政殿。”
“好,有勞公公了。”
然後轉過身對徐莫說道:“應之,我先走了。”
勤政殿,蕭辰翻看著一些奏折,表情有些莫名,蘇德厚進入殿中便看到了麵容冷淡的皇帝。
“臣蘇德厚參見陛下。”
他的聲音將蕭辰的注意力拉了過來,“國丈來了,過來看看吧。”
蕭辰將自己手中的奏折遞了過去,蘇德厚快速掃了一眼,是去年的奏折,心中一跳,皇帝怎麼會拿出去年的奏折?
這份奏折也是說的淮河水患,蘇德厚心中警醒,皇帝這麼做肯定有目的。
“國丈再看看這幾份奏折。”
全是關於淮河水患,蘇德厚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哼”蕭辰冷哼一聲,將手中的奏折扔在桌案上。
“朕讓人翻看了近十年的卷宗,五年前的卷宗因為是父皇在位期間,一時半會兒還整理不出來,朕登基五年,淮河四次決堤,難道淮河河堤是豆腐做的不成?”
蘇德厚沉默了,他一直在吏部和禮部任職,因此對於這些情況也不是很了解,他如閣時間短,很多事情都不清楚。
“陛下打算如何做?”
“朕記得每年都會撥款維修淮河堤壩,難不成他們真拿去買豆腐砌堤壩不成。”
蕭辰說完之後頓了一下,“朕記得國丈提過一個名叫徐莫的人。”
“正是,徐莫此人有才華,機敏善斷,能力不凡,出身世家徐氏,如今擔任刑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