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因為其特殊的身份而使其擁有的,但顏路和伏念兩位師兄所沒有的特性。
最後,想保下魏言並不難。
因為秦王政並沒有大肆的通緝魏言師弟。
或許魏言師弟的名字還在羅網的死亡名單上,且不說他,顏路,伏念,魏言四人的實力都已經足以獨當一麵。
在如今有著萬章和荀子兩大絕世高手坐鎮的儒家,在這離秦國最遠,羅網勢力最薄弱的地方,想在羅網的手下保下魏言師弟輕而易舉。
他其實曾經懷疑過魏言的身份。
但現在他不懷疑了。
因為,首先魏言師弟的話恰好印證了他多年以前曾經調查過,追尋過卻並沒有找到答案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信陵君”魏無忌的真正死因。
世人傳言魏無忌因為酒色所傷而死,但很了解魏無忌的張良卻並不相信這一套說辭。
被羅網殺手暗殺,恰恰是最符合他心中猜測的一個答案。
這讓魏言師弟的話多了幾分可信度。
即便到這裏他依舊沒有全信。
不完全的相信他人,是在這個殘酷的世界生存的法則之一。
還有,那一塊言無忌的玉佩是真品,也大大的說明了其身份。
而且那確實是真品。
最後,魏言師弟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勢力派來的臥底?這一切都是其幕後黑手安排好的假象?
答案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原因很簡單。
首先,因為魏言師弟之前所說的那幾句話,如果不是對儒家先賢的事跡萬分敬仰,對儒家學說有很深的了解,同時有所領悟,是絕對說不出來的。
那一番就連他師傅萬章都說不出來的話,能是一個心懷鬼胎的臥底說出來的?
如果是,那他一定要改天帶著重禮登門拜謝把魏言師弟派來的人。
其二,也是最尷尬,最真實的一點。
儒家沒有任何值得其他勢力圖謀的地方。
最起碼以他的身份是不知道。
這也是他當初在韓國滅亡後選擇來到小聖賢莊的原因之一。
“走吧,魏言師弟,我帶你去參觀一下平日裏上課的地方。”張良對著田言道。
“魏言多謝師兄。”田言對著張良一拱手道。
……
小聖賢莊。
萬章書房內。
一排排聖賢的典籍被整齊的擺在兩邊的書架上。
陽光順著窗子的孔照進來。
雖是冬日,卻也溫馨。
隻是屋內的氣氛就沒那麼美好了。
一張桌子上擺著棋盤,兩個各自裝滿黑白棋子的棋簍,桌前是兩個蒲團。
萬章和荀子分別對坐在桌子前。
兩人平靜的注視著對方。
誰也沒有選擇先動。
一般在同等的水平下,執黑子的人會略有一點優勢。
這一局的勝負是重中之重,兩人都不肯放過每一分優勢。
這一戰兩人皆是勢在必得,因此誰也不願意相讓。
但兩個人都沒有選擇猜先。
無他,兩人功力皆深厚無比,取了幾顆棋子,幾乎是一聽,一探之後,一猜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