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確實是個女孩子。
流沙和小聖賢莊結盟,這件事看似隻是流沙為了幫助儒家進行的短期活動,不出意外等打發了羅網和蓋聶,陰陽家的人,這個聯盟馬上就回名存實亡。
但實際上,這次聯盟的意義深遠。
儒家欠了流沙一個大人情。
而這個大人情可能要等十餘年後秦國一統天下之時,流沙才會用的到!
而接下來田言又有很長一段清閑的時間了。
因為羅網,陰陽家的人在暗,這是他們的優勢,如果沒有找到足夠好的機會,他們絕不可能率先暴露自己。
所以,桑海城內又會太平一段日子。
即便這很快就會結束的太平,是在孕育著更加可怕的風暴。
田言一隻手護在身前,優雅的向著自己的寢室走去。
她身上有一股天生的貴氣,這可能就是基因吧。
她準備繼續當個文抄公,抄幾篇好文章過來。
看似無關緊要,但實際上這可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抄來的文章足夠好,能極大的增加她“魏言”這個身份的威望和名氣。
而這份於諸子百家,江湖上的威望,無論對於羅網,還是對於他自己來說,都是價值!
而增加自己的價值,總歸不會是一件壞事。
就像之前抄的那四句話一樣。
因為那四句在極短的時間就火遍了齊魯之地的四句話,在儒學盛行,形成了齊魯文化的齊魯之地,“魏言”這個名字幾乎是一夜之間名聲鵲起。
而小聖賢莊也因此在江湖上狠狠地刷了一波威望。
後來在她出關後,張良告訴她,自她閉關的半個月後開始,就陸陸續續的有儒生士子慕名而來,想要拜訪一下她這位“天才”。
又或者,想看看能說出那四句蕩氣回腸的話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那麼問題來了。
田言陷入了沉思。
該抄,啊呸。
讀書人的事兒怎麼能叫抄呢?
那叫“借鑒”。
該“借鑒”誰的呢?
田言走到一座木製精美的木橋橋頭,看著流逝的水流,以及木橋上精致的紋路,忽地,田言腦海中靈光一現。
她想起了一篇文章。
準確的說是那篇文章裏的一段。
讓她背全文,她其實也背不下來,背下來也沒用。
這篇文章就是《峿台銘》。
這篇文章並不是高考的必考,但因為上麵的某一句話,她去讀過。
她當然不可能照搬全“借鑒”,但“借鑒”一下最後的某幾句,應該……問題不大?!
她其實也就能背下來那幾句。
不過足夠了。
但在想想將來,她覺得為了當好文抄公,她需要去交易一些相關的文獻了。
說幹就幹,思及此,田言加快了步伐,向著自己的寢室趕去。
身後披著的披風因她加快了步伐,而飄揚的越發劇烈。
運轉內力,飛簷走壁,直奔她自己的寢室而去。
這一次,她會讓世人看看她的“堅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