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
廷尉府。
書房。
書房內一排排書架佇立,每排兩架,每行,每列書架之間的距離都是相等的,一絲不苟,嚴格的遵循著其主人的意誌衍生出的法度。
每座書架之上規矩的拜訪著一卷卷珍貴的古籍,書簡。
每一卷書簡都被規整的擺放好,每一卷書簡上都有著屬於它們的知識。
以及先人的智慧。
一名身披黑色勁裝的男子在李斯案前單膝跪倒,低著頭,正向著李斯的方向訴說著什麼。
而正坐在案前,一隻手挽著袖子,另一隻手提筆書寫著什麼的李斯一邊聽著,臉色逐漸變得越來越難看。
他一身藍色衣袍,坐的端正,比之當年在韓國與韓非交鋒之時,臉上多了幾分滄桑。
不再是當年那個求學的學子了。
而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政客。
他是一個很看重權力的人。
因為權力是他手中最大,最重要的工具。
因為他想要的東西,名垂青史,榮華富貴,家族興盛,一身才學,一腔抱負得以施展,這些隻有權力才能給他。
聽著那黑衣人訴說著的消息,李斯臉色鐵青,執筆的手微微顫抖了幾分,李斯並未繼續下筆,就這樣僵持著,良久。
一滴墨自筆尖落下。
落在桌上的竹簡上。
李斯依舊跪坐著。
他輕輕的把筆放在了一邊。
那黑衣人乃是李斯親信,他此刻低著頭,不敢再看李斯。
他跟了李斯很多年,知道此刻李斯很生氣。
因為他帶來的消息,可作為屬下,他又不能欺瞞自己的上司。
當年韓非子死在牢獄中的時候,在某些人的刻意謠傳下,給李斯打上了殘害同門,嫉賢妒能的烙印。
縱使這件事對李斯來說問題不大,可是其影響卻一直到現在都無法完全消除。
而今天,還多了四個字。
欺師滅祖。
在這個大家都很愛惜自己的名聲的時代,這幾個字實在是太“好”聽了。
好聽的李斯都有點兒受不了了。
那黑衣人所向李斯陳述之事,乃是近些天來在江湖上流傳甚廣的一則流言。
這則流言包括兩件事。
第一件是有關小聖賢莊大火的消息。
就在不久之前,位於齊魯之地的小聖賢莊莫名其妙的燒起了一場大火。
那場火異常凶猛,據說連儒家的藏經閣都燒塌了一角。
那藏經閣內有著大量的儒家典籍,甚至是孟子親筆。
關於這場大火,李斯有且隻有兩個疑問。
第一,有萬章師伯,他師尊荀子坐鎮莊中,小聖賢莊如何能起火?
第二,這場火怎麼就算在了他李斯頭上?
他讓趙高派人去小聖賢莊隻是去走個過場,做給嬴政看的一場政治作秀而已。
趙高真的去殺人放火了?
他有這麼虎?!
第二件事,有關魏言的事情。
隨著這一場大火,以及儒家上下現在堅決到傾整個儒家之力四處打擊羅網的態度,魏言的名字和他李斯的名字一起遍了九州。
魏言,年輕俊傑,儒家的天之驕子,以一己之力力敵羅網掩日與陰陽家星魂兩大高手,文武雙全。
他最著名的四句話,就是現在還紋絲不動的掛在小聖賢莊那燒塌了一角的藏書閣上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