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萬裏寒空狼煙烈-第一節 烽煙滾滾(1 / 3)

第四章 萬裏寒空狼煙烈-第一節 烽煙滾滾

時光轉睫,流陰似水。

1935年春。南京西南牛首山。

八百年前,嶽武穆曾在牛首山築壁壘,設伏兵,大敗金兵。“古壘今猶在,沉沙鐵未銷。”而今那橫亙山脊連綿數裏的故壘在浩浩春風裏,依然孤獨的警惕的佇望著神州中原之路。

青綠莽莽,煙嵐橫帶,春風悲嗚,穀鳴山回。

一處山坳裏,一排房舍在綠樹掩映下,時隱時現,若不及近,還道是隱士名流的山間小築。臨近細察,一大片一大片的偽裝網遮蔽了晴空,用木枝交叉支撐的偽裝網下是寬大的訓練場,一排嶄新的軍卡和摩托車停在南側,操場東側遮攔隱蔽著兩挺最新產出的瑞典40毫米博福斯高炮直指蒼穹。四周樹叢中明哨暗樁時而反射的刺刀寒光,山坳四角藏身古樹中設計巧妙的瞭望台樓上的重機槍,殺氣騰騰的警戒著天空和陸地。

軍政部南京牛首山秘密軍事基地。

這是特勤支隊臨時司令部和訓練基地。西側一間寬大的地圖參謀室,北牆上一幅百分之一的東北、華北地圖上,作業參謀用藍筆勾畫出國軍布防的輪廓,用大頭針做旗杆的小三角紙旗上,一一標注著國軍各部隊的番號。同時,用紅筆刺目而清晰的勾勒出日軍的駐地、兵種、兵力、部隊序列和動向。在兩軍對峙的停火線上,驚心動魄的伸過來幾個鋒利的紅色箭頭,正觸目驚心的凶猛地向前移動著,兵鋒直指平津。

一紙作業地圖,卻殺機四伏,危殆橫生。參謀室的溫度因而冷到了冰點。

諾大的房間,一坐一站兩個人。在地圖前負手而立的那個人,高高的個子,魁梧的肩膀,一身草綠色的作訓服裹在身上,一條寬闊的牛皮帶緊束著軍服,凸顯出一股魁偉強悍的硬朗風格。高高綰起的衣袖,裸露出遒勁剛健的肌肉。一頭短發,黑色中夾帶著金色的雜發,粗壯而堅硬。兩道異常深沉、凝重的濃眉,微微凹陷的眼窩中是一雙碧藍的眼睛,隻是那目光中卻無絲毫柔情暖意,而是眸光鋒利如刀,威而冷銳,仿佛能瞬間刺破任何人的心房。周身上下如一杆標槍,好像隨意的往那一站,無意中便輻射出硬錚錚、咄咄逼人的職業軍人的氣勢和威嚴。那雄渾而性感的鼻梁下緊抿的嘴唇,或多或少能讓人從他無懈可擊的氣勢中窺視出他的性格特點:頑強、倔強、對軍人職業的忠誠和對軍人榮譽的尊重。

埃勒教官。一戰時德國海外兵團的特戰英雄。

埃勒在地圖前久久的佇立,兩隻眼睛緊緊地鎖住地圖上猩紅的標識和那幾支前突的箭頭,碧藍的眸光中爆閃出激亢、奮躍的波光,一種久違的獵手獨對獵物時不能自抑的情緒亢進。

作為曾經的特戰軍人,埃勒對於他身後的熊步雲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深深地情感。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友誼,絕不像與女人之間的愛情一般,要時不時的掛在嘴邊上。他和其他一些東非兵團的那些個昔日的軍官戰友們,對熊步雲這位來自神秘東方的戰友是異常尊重、欣賞、敬畏和感激的。當年熊步雲回國後不久,就通過中國駐德機構給埃勒彙過去了一筆錢,而且是一筆數目不菲的彙款,靠著這筆錢,埃勒開了一家啤酒館,和軍官團的戰友們一起度過了幾年漫長而淒冷的寒夜。因為並肩戰鬥的生死情誼,使得日耳曼民族的男人那股子高傲和矜持,被熊步雲真摯的感情和手段深深地融化了。

當熊步雲親自到德國高薪厚幣誠邀埃勒來中國佐助他的事業的時候,埃勒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東方之路,隨行的還有四位軍官團中出類拔萃的特戰精英,這是一群視戰爭和戰場為自己生命終結地的職業軍人。

“熊,”埃勒轉過身來,對著正伏案書寫的熊步雲興奮的說道:“至遲後天,飛鷹隊就將回到大本營基地。他們比我預算的結束訓練的時間提前了三個月,比第二隊的鳶鷹隊提早了一個科目。說實話,飛鷹隊的軍事素質和戰術實力很令我吃驚。在整個鷹隊中,他們是最棒的一支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