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前言(1 / 2)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

2010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

兩個中華民族曆史上同樣需要慶賀、同樣需要緬懷、同樣需要以真誠的曆史唯物觀審視曆史的率誠品格的節日。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巨手一揮:“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國民精神激蕩,熱淚奔湧。

屈辱的近代,積弱的民族,新生的國民,彼時彼刻猶如掘開了一道壩堤……

那一夜,中國無眠!

“站起來了!”偉人的聲音豪邁、堅定,並淋漓的宣泄著痛楚。

為什麼不說“我們勝利了”而是呐喊“站起來了?”毛澤東的英明與偉大就在於他總能準確而客觀的把握住事物的本質。那時的中國是躺著的,是久臥床榻的病漢。

從1840年起,一場注定的劫數降臨了。昔日四海賓服的老大被人欺負了。被人欺負到家了。被人騎著身子打。一拳拳,一腳腳打在中國的身上。虛弱的東方巨人無力還手,不堪負痛,轟然倒地。

遍體鱗傷,鮮血橫流。而隨鮮血流出的是傳承了五千年的尚武、剛毅、血性的民族性格。曾經精光四射、威儀四海的瞳眸黯淡散光了,懦弱而卑微的瞅著群毆他的小鬼們。

中國慫了。

一個慫了的民族是一個失去了血性的民族。

一個失去血性性格的民族是注定要躺下的。

中國一病百年。

這期間多少兒女誌士舍命求索治疾良方,然而任何方劑都無功而果。小鬼們在巨人的身上恣意蹂躪,連那個蕞爾小國的倭矬子都將破膏藥旗插到了中國身上。

民族精氣無存,氣力盡泄,危亡待斃!

然而,方劑、配伍在哪裏啊?

其實對於久臥病榻的人來講,要站起來需要兩個必備條件:精神和力量。精神的回歸是病人站起來的先決條件。

怎樣能讓中國的精神魂魄先行康愈呢?

就好比一個總被人欺負、被人打怕了的懦弱男人,拯救他的自信和自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反擊!讓他拿著刀子衝著對手狠狠的捅下去,要讓對手血濺當場。反擊就要敢搏命,要見血,要見對手躺下,不死不休。隻有這樣男人的血性才能迸發出來,失去的魂魄才能回歸,這個男人才算有救,才算是個爺們。如果不使用這劑猛藥,這個男人一輩子都是個窩窩囊囊、卑微怯弱的軟蛋熊包。

男人的血性和自尊是從戰勝對手體現出來的。

中國丟失的血性和自尊是要從侵略者身上來找尋的。

一病百年的中國終於動了。看著數典忘祖、獸性猖獗、橫行得意的倭矬子,中國暗暗攥緊了仍很虛弱的拳頭,拚盡一口氣呐喊道:操你娘的小日本,爺爺就用你祭旗了。

14年。

14年的艱苦抗戰,中國贏了。盡管贏得艱難,贏得很累,但積弱了一百多年的懦弱與自卑,隨著揮舞的反擊鐵拳消弭了,血性、自信和豪氣充溢鼓蕩著中國的胸膛。巨人蒼白的臉色紅潤起來,卑怯的目光再度精光爆閃,威儀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