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以後就不會再動不動發燒進醫院了?”

“這個說不好,但是他身體現在好轉,以後這樣的事兒就少了,也就是尋常感冒,去做個檢查沒問題就沒問題,醫生說了問題不大,不用一直住在醫院了,也可以正常去上學了。”

“真是菩薩保佑啊!”

李林去廚房幫媳婦,李老太看著桌子上麵毛線鉤針鞋底子,還有剛剛織了的毛衣,大孫子就在她旁邊,又開始去搗鼓那熊,李老太這鼻子酸的不行。

謝謝菩薩!

大孫子回了家,家裏麵總算是熱鬧起來有了一口人氣兒,她一個人的時候家裏冷清,連個聲音都沒有,孩子一回來,到處都是他的聲音,至少李老太耳朵裏麵是這樣。

哭過之後,心情一下子就變得明朗起來,晚上兒媳婦做了一桌好吃的,李老太就坐在大孫子旁邊哪兒也不去,恨不得把雞翅豬蹄全部都塞到大孫子碗裏去,隻可惜孩子現在雖然好轉,還是要以清淡為主,又都被兒媳婦給攔了下來,孩子身體第一,就是她忍不住。

看孩子坐在旁邊自個兒吃飯,她這一天鼻子酸了好些會,憋回去眼淚,這頓飯吃的算是這幾年來最舒心的一次。

都累了一天早早睡下,她回屋坐在床上,這些日子她屋裏差不多全部都是舊毛衣拆下來的毛線,桌子上全都是鞋底,還有勾了一半的鞋子。

李老太躺在床上,心裏的喜悅勁兒是下也下不去,反正也睡不著,她又爬起來,把床頭燈打開,拿過桌子上勾了一半的鞋子繼續弄起來。

燈光照在她的手上,蒼老的手上血管清楚得很,還有不少老年斑,這幾天勾鞋子勾的她滿手指頭上都是水泡,開始就盡量換個指頭,不順手就換回來,磨破了就弄個創可貼繼續,每次做活的時候疼的很,之前是信念讓她堅持。

但是今天,她一點都不覺得疼。

過了一個星期,李林和張玲又帶著孩子去做了個檢查,回來之後告訴她,各項指標都已經恢複了,現在就是要預防,平時少生病就可以了,這下一家人都安了心,總算是好起來了。

張玲和李林開始正常上班,也給孩子聯係了學校,開學之前暫時都是她和孩子在家,大孫子是個乖巧懂事的,不像別人家的皮猴兒,大概也是因為在醫院裏習慣了,特別聽話,兒媳婦中午下班就回來,她看一會兒也不礙事。

有時候她和大孫子在家裏坐在沙發上,她繼續勾鞋,就打開電視機找個動畫片給孩子看,偶爾需要孫子幫忙纏個線,大孫子也會問她,為什麼每天都要做鞋子?

李老太就會摸著孩子的頭說:“你以後長大就明白了,還有很多和你一樣大的孩子,沒爹沒媽的,生病了也沒人疼,有時候都吃不飽,穿不暖,這些東西以後都送給那些小朋友。”

“那我幫奶奶。”

“好孩子,以後啊,你長大也要學會幫助別人,這都是修來的福報。”

大孫子是沒聽懂,眼睛裏看著動畫片,手上幫她繃著線。

趕了個早上,李老太起的早,兒媳婦正在弄早飯,她能過去搭把手都會搭把手。

“我今天想去趟靈山,去廟裏還願。”李老太先開了口和兒媳婦說。

“媽,那山路不好走,你可不能去,太危險了。”兒媳婦一聽就不行,婆婆去拜佛那事兒她也聽了,她是不信的,可是老人家信,她不能說什麼,這一個人上山實在是嚇人,現在想想之前那次都心有餘悸,自然不肯。

“是菩薩給我指了路,現在浩浩好起來,也是善緣,我得去謝謝菩薩。”

“要不這樣吧,我明天休息,明天和你一塊兒上山行嗎?帶上浩浩,咱不著急,慢慢上去,醫生說了,孩子稍微鍛煉一下,也能強身健體。”

兒媳婦這話一出,李老太立馬拍了一下大腿說:“沒錯,帶上浩浩,浩浩應該好好去謝謝菩薩。”

這好不容易早上等兒媳收拾完出門,眼看著都快九點多了,李老太那叫一個著急,腿腳快了不少,兒媳跟著就讓她小心點,可別走那麼快,李老太就是不聽,還念叨著,上香要趕早好。

這一路上走到小區門口就看到了居委會大媽,大媽正在門口和別人說話,瞧見這一家子就說:“喲,李老太,我正和人在這兒說你在家裏勾鞋子織毛衣呢。”

“你先聊著,我這兒趕著去廟裏呢。”李老太招呼了一聲,頭也不回的就繼續往公交車站去。

***

天氣越來越熱,天也就越來越長,晨鍾的時間也越來越早,要趕著天亮的時候敲,這明媚也是一天起的比一天早。

小時候都是伴隨著這個聲音起床的,她敲了幾個月,下來還是會有些恍惚,沒想到自己也變成了這敲鍾人。

太陽七八點鍾就已經爬起來,照在上山的參道上,兩邊的樹綠蔥蔥的,站在廟門口朝著下麵看,著心情也不由的好起來。

收拾好寺廟,明媚偶爾喜歡搬個小板凳在門口曬會太陽,今兒剛出來,就聽見孩子說話的聲音,她探出頭去,就瞧見李老太牽著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身邊還跟著個年輕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