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房長安的社戲(1 / 2)

“沒,沒有。”

彭漱玉搖搖頭,歎了口氣,“隻是沒想到你才這麼大,看個電視,居然就能想到這麼多事情,難怪你沈叔叔跟程老師總誇你。”

房長安雖然表現的讓人刮目相看,但終究是一個孩子,老人並沒有很慎重對待,因此吃驚之下,話有了破綻。

沈誠言與程夢飛若在父母麵前誇房長安,能誇什麼?那中午關於《魯迅》的一些言論肯定會被提及,她也就不可能不知道房長安借了什麼書。

不過明知故問找個話題也屬於常事。

房長安的話這才多了些,靦腆地笑笑,“我從就愛亂想。”

“肯動腦子是好事。”

老人肯定了一句,阿姨用托盤端了三杯茶過來,每人麵前放一杯。

房長安伸出手,想要接杯子,阿姨了聲“燙”,先一步放在了他麵前茶幾上,房長安手伸著,似乎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接,最終收了回去,了聲:“謝謝阿姨。”

老人將一切看在眼裏,又笑著問:“你家裏都做什麼的,願意跟奶奶嗎?”

這裏的“奶奶”自然是一個普通的禮貌用詞了。

房長安道:“我爸媽都是種地,不過我們家三個孩子,主要靠種西瓜、賣麥子之類的東西賺錢,不過今年西瓜不好,又便宜,沒掙到錢,我爸正準備出去打工。”

老人點點頭,尋常這個年齡的孩子或許都對家裏收入一無所知,不過貧苦人家出身,又早慧,這些不算奇怪,也算進一步印證了他給自己的“善於思考”的印象。

一個善於思考的肯定喜歡觀察。

她又問:“你爺爺奶奶呢?或者其他親戚,都種地嗎?”

這才是她最關心的問題。

“嗯。”

房長安點點頭,“我爺爺同時還教書,當過我們村學的校長,我大爺在二中教書,教初二、初三的物理。”

老人聽到這個,似乎思索了一下,然後問道:“我好像聽過,二中有個物理老師,水平很高,發表過好些文章,也姓房,叫房……房……”

房長安試探著補充:“房祿國?”

“好像是。”

老人點一下頭,帶著探尋的目光看向房長安。

房長安笑道:“就是我大爺。”

老人也笑起來,道:“那也算是書香門第了。”

房長安笑笑,沒有接話。

沈墨坐在旁邊,看著房長安跟奶奶查戶口似的對話,眨巴眨巴眼睛,一直沒插上話,端起自己的茶杯,發現太燙,於是放下,撅著嘴“呼——呼——”吹了吹,茶香彌漫。

然後心翼翼把杯子傾斜著,又吹了吹茶葉,然後口吸溜。

重新把杯子放正,茶水搖晃,浮在水上、水中的茶葉姿態舒展著沉入杯底,姑娘好似第一次注意到一般,睜大眼睛地看著。

“別隻顧著話,喝茶。”

彭漱玉笑著話,拿起杯子,輕輕吹了吹,口品茶。

房長安“有學有樣”,但擔心弄巧成拙,並未刻意裝做很生疏,老人打量著,又問:“經常喝茶嗎?”

“我家就一罐茶葉,估計放兩三年了,平時我爸媽都不喝。”

房長安搖搖頭,略有些尷尬地道,“我喝過幾次,不過沒有這個茶葉香。”

老人笑道:“愛喝的話,等下就拿一罐回去。”

房長安道:“不用了,學校裏麵不方便。”

老人笑著點點頭,“那就常來,程老師家的書看完了,奶奶家也有好多書,慢慢看。”

房長安確認般看了看老人,隨即露出笑容,真誠地道謝:“謝謝奶奶。”

老人又喝了口茶,笑道:“你要是急著看書,就上去看吧,要是不急,就再陪奶奶會話?”

房長安哪有選擇,笑道:“不急。”

老人笑笑,問道:“《圍城》跟《魯迅》喜歡看哪個?”

房長安想了想,道:“《魯迅》。”

老人“哦?”了一聲,有點意外地問:“為什麼?”

因為喜歡看《圍城》可能會被懷疑早戀傾向!

房長安心裏麵偷偷吐槽一句,道:“因為我覺得《圍城》沒有《魯迅》有趣,而且更有共鳴。”

“哦?”

彭漱玉來了興趣,難得聽見有人《魯迅》有趣,而且還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那你,你覺得哪裏有趣?”

房長安想了想,道:“比如裏麵有一篇《社戲》,是講魯迅時候跟農村一群孩子去聽戲的,就很好玩。”

彭漱玉笑道:“這篇文章你們以後課本上也有,你繼續。”

房長安道:“他們一群孩子去聽戲,覺得無聊,坐著船回來,半路上偷河岸上種的豆子吃,其中一塊地是領頭那個孩子自家的,別人問他偷誰的,他考察了一下,我家的豆子長得大,偷我家的。”

沈墨聽得忍不住笑起來,眉眼彎彎地問:“真的啊?等下我也要看。”

彭漱玉也笑,拍拍孫女的腦袋,微嗔道:“看就看,別打岔,先聽人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