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沈誠立與舒眉正式回到雲龍的時候,就已經想過直接把她送到國外去,因為那時候太,實在舍不得,也擔心她自身分辨能力太差,到了國外受影響太深,因此打算等到高中。
之後又因為沈墨反對,加上她來到市一中之後成績步步攀升,讓夫妻倆看到了她在國內教育體係裏麵“冒尖”的可能,才最終同意她繼續在市一中讀書。
現在,沈墨用成績證明了她的學習能力。
夫妻倆又開始擔心她被這種應試教育固化了思維,年紀又,才想著讓她休學一年,一方麵把眼光和思想都從書本、題目裏麵解放出來,另一方麵,也讓她脫離校園,進行定製化的影響。
到底,雖然平日夫妻倆對女兒的教育是“不能自矜自傲”,但對她的未來規劃,同樣沒有想過讓她跟普通人那樣去上班。
她跟大多數的普通人還是不一樣的。
她以後可以繼承家業,去管理企業,也可以按照她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領域深造,這都可以,但實話實話,如今的國內高校,在這兩個方麵,都教不了他。
這不是國內並沒有這樣的人,而是這些人的這些東西,有多少是學校教的?
鑽營取巧倒是可以學不少!
一些事情現在沈墨未必能聽懂,因此與她談話的時候,舒眉的很委婉:“你今年才十六歲,明年也才十七,估計到時候依舊是班裏麵年紀最的人。”
“這一年的時間裏麵,你可以想一下,以後到底要做什麼,也可以做一些你很喜歡,但以前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比如旅遊、拍照、畫畫、彈琴,隻要是你喜歡的,有益的事情,都可以。”
“不用擔心休學一年再去讀大學跟不上,有很多休學的人,還有人進了大學就去當兵,兩年之後退伍了才去讀書呢。”
“大學是一個很特殊的階段,爸爸媽媽希望你能用更好的狀態去迎接,隻有想明白了你以後要做什麼,你才能更清楚大學裏麵要做什麼。”
“當然,你也不用把大學看的太重要,退一步,就算你進大學了,覺得沒有必要,沒有意思,那麼退學好了,隻要你能有更好的更有意義的事情做,爸爸媽媽會支持你的選擇。”
“前提是,你要想清楚,想明白。”
沈墨怎麼可能想得清楚、明白,在爸媽跟她談話之前,她還在糾結到底是選北大還是清華,或者兩個都不選,忽然被這一棒子打下來,直接就懵了。
從有記憶開始,她生命裏的任務就是上學、上學、上學,就算有假期,那之後也是開學,現在忽然要休學一年,而且可以自己安排,瞬間茫然無措,好似在大海裏麵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該往哪裏去了。
沈誠立和舒眉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本來嘛,才剛高中畢業,哪能知道該做什麼,太遙遠也太沉重了,於是拋出了下一個建議: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不知道往哪走,可以多看看,多想想,見得多了,想得多了,就知道了。”
“房長安帶你去過中介公司,去過工廠,填報完誌願之後,你不如去爸爸媽媽的公司看看,看看不同的人是怎麼生活,怎麼賺錢的。”
其實一晚上的談話,最後這句才是夫妻倆真正的意圖,是準備讓沈墨到剛成立的投資公司看看去,打算要她以後從事金融工作。
如果沈墨真的不樂意,兩人並不會強求,但總歸可以嚐試一下。
沈誠立隨後又與女兒了幾句話,都是比較淺白的內容,不過沈墨轉述過來之後,房長安還是隱約察覺到了沈誠立的想法。
坦白的,他很佩服,因為事實證明,金融就是可見未來裏國內最有“前景”的行業,不論白酒,還是房產,這國內兩大最“熱門”“耀眼”的“產業”,其產值飆升的同時,都是在不斷金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