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因為不滿資本把Unix係統變成了賺錢工具,一位名叫林納斯的芬蘭學生,利用大學課堂上老師給學生演示操作係統原理的Minix(mini版Unix)寫出了適用於一般計算機的X86係統,取名Linux,並且開源供全世界所有人任意下載、修改。
Linux也因為開源而迅速發展壯大。
2003年,“安卓之父”安迪·魯賓成立了“安卓科技公司”,起初是要為數碼相機開發操作係統,後來發現數碼相機市場在萎縮,轉而開發手機係統;
2005年,穀歌以五千多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安卓公司。
2007年,蘋果發布了初代iphone,安迪·魯賓對比之下發現自己的安卓就是個垃圾,於是重新設計了新的觸屏安卓係統。
2007年11月,穀歌領導成立了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HA),HTC、三星、摩托羅拉、高通、德州儀器都在列(2008年12月,華為、ARM、索尼等公司加入)。
2008年9月,穀歌發布安卓1.0版本,同時推出了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Dream,又叫HTC G1,連虛擬鍵盤都不支持;
不過它也有優勢,便宜,初代iPhone售價499美元,HTC G1售價隻有179美元。
直到今年(2009年)4月,穀歌發布了安卓1.5版本,才支持虛擬鍵盤。
這也是目前最新的安卓係統。
除了虛擬鍵盤之外,安卓1.5版本還新增了錄像功能、桌麵插件、來電照片顯示,並且新增支持了中文在內十幾種語言。
國內能接觸到的最早的安卓手機,基本都是安卓1.5以上,不過也隻有水貨。
除此之外,還有一款值得一提的國產手機——魅族M8。
魅族公司依靠MP3起家,在今年2月發布的M8是其第一款手機產品,也是第一款國產智能手機。
在這個按鍵智能機橫行的時代裏麵,魅族M8幾乎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跟iphone正麵剛的智能手機,憑借出色的工業設計,上市之後半年的時間裏麵,全球銷售額就達到了5億。
對於這個時間幾乎等同於“低端”“山寨”的國產手機而言,這是一個神話。
M8發布之前,魅族已經因為MP3產品而在全世界都有了一定名氣,M8之後,更是風頭正勁,這個時候黃木匠眼裏麵隻有蘋果和喬布斯,在當前也確實有這樣的資格。
後世提到手機的“互聯網銷售”,都會想到小米,然而事實上,魅族M8已經開啟了互聯網銷售模式,依靠著網絡論壇與口碑來傳播,而不是傳統的線下廣告。
之後雷某找黃木匠請教怎樣做手機,大概也有這個緣故,雖然後來並未談攏,但並未影響小米最終“青出於藍”。
這款M8是魅族手機的開始,也是巔峰。
M8采用的是Mymobile係統(基於Windows CE),下一款M9采用的才是安卓,哪個版本房長安已經記不清了,似乎也是flyme1.0,不過時間要到11年了,而且品控翻車,口碑並不很好。
再之後就是MX係列與小米的愛恨糾葛了,並且最終被遠遠甩下。
15年小米走上巔峰之時,華為默默地開啟了崛起之路。
當然,這都是前世的故事了,這一世,因為某個後世靈魂在幾番猶豫之後終於決定加入,國內乃至於全球智能手機領域,大概率都會隨之發生改變。
隻要明年的古詞手機能順利推出。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39987/64438935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