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薇弄得這些國家的代表閉上嘴之後,開始把這些交給了劉東升和劉偉。對日本的搬遷交給了經驗豐富的王傑。這一下王傑精神振奮,他媽的以前都是在中國弄日本人和漢奸的,老百姓的,不是漢奸的還不許弄,這回可是在日本,他們什麼東西都是搶中國的,現在是拿回來,那還客氣什麼?
這個經驗豐富的王傑被任命為東疆自治政府對日本的接受大員,協調同盟國軍隊對日本戰後進行臨時管理。蕭薇成立了戰後日本管理結構。
原來這些是美國自己的事,整個日本的戰後管理全是美國人,這回全變了,由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共同派人管理。
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在日本東京國會廣場,舉行了正式的受降儀式。蕭薇根本沒有參加的意思,這是國家受降,不是蕭薇各人的事,可是作為對日作戰的主要方麵,國府委任蕭薇代表國府出麵受降。同時根據蕭薇的提議,徐永昌上將代表國民政府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蕭薇隻是作為地區代表簽字。
日本正式投降,亞洲戰爭正式結束。蕭薇開始新一輪的整軍。部隊開始進行戰後處理。
十幾天後,日本新組閣的政府發表聲明,永久放棄大隅諸島的所有權,大隅諸島並入東疆自治區政府。在日本蕭薇派出軍隊,東京、長崎、輪島、仙台四個軍事基地,這是東疆陸軍軍事基地,橫須賀、福岡和新瀉為海軍基地。在四個陸軍基地同時有空軍基地。
美國在四國島駐軍,海軍基地,空軍基地和陸軍基地各一個。蘇聯在北海道的駐軍在三個月後退出。把這些地方交給日本。但是英美中都提出北方四島應該歸還日本。
在東都市裏的談判變得尖銳起來,那個國家也是互不相讓。蘇聯的強硬態度,引起了西方各國的不滿,日本新任首相幣原喜重郎出任日本首相,當然希望蘇聯退出去,爭論陷入僵局。
東疆政府新近落成的辦公大樓裏麵。軍政要員聚集一堂。蕭薇對東疆軍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整編和削減。大批的士兵複原。
海軍艦隊把在日本收回的軍艦,進行了拆解,變成鋼鐵。武器全部回爐。利用這些鋼鐵計劃建立海上平台和跨海大橋。這可是足夠多的鋼鐵,按著這個是用程度,蕭薇在二十年內不用進口一噸鋼鐵,不過按著設計計劃,橫跨東都島到綠森島這一個大橋,就消耗掉一半,不過誰都知道這是世紀工程,將是一個世界之最。
保留了三十萬部隊。其中海軍七萬人,空軍三萬。陸軍二十萬,在日本駐軍五萬。朝鮮駐軍五萬。十萬陸軍保證本地區的防禦,艦隊分作三個航母艦隊,分別駐守東疆,日本和朝鮮。
對於亞洲的格局,美國沒有辦法,因為歐戰並沒有結束。蘇聯也隻好暫時把遠東問題放下。斯大林要和美英在歐洲一爭長短,亞洲情況已經如此。
薛嶽成為東疆自治軍陸軍司令,衛立煌成為副司令,孫龍出任總參謀長。紀開遠為海軍司令,景向南為參謀長。黃勝為空軍司令。胡少雲參謀長。蕭薇為東疆自治區執政官,海陸空三軍總司令。下設三軍總參謀部。戴季陶為總參謀長,羅卓英和孫立人為副總參謀長。
海軍航空母艦九艘,戰列艦沒有,重巡洋艦隻是保留三艘,輕巡洋艦和驅逐艦,護衛艦,海上巡邏炮艇和海政監管艦。組成了龐大的海軍艦隊。總計戰船二百七十艘。空軍飛機保留的不多,因為大華科技下屬的機械製造公司,已經研製成功噴氣式戰機,空軍正在逐步換裝。
蕭薇在占領日本的同時,日本宣布投降的時候,麥克阿瑟指揮的西南太平洋艦隊,在第17特混艦隊的支援下,在台灣島登陸,接受日軍投降,其中有一半的軍隊是國軍部隊。對此蕭薇隻能是無可奈何,因為她也沒有力量和美國抗爭。隻好把這口氣忍下。
應美國之邀,就戰後中國和平問題開始進行談判,看到柯裏華的態度,蕭薇很不耐煩,因為目的很明顯。看著坐在那裏的柯裏華。蕭薇說道:“柯裏華先生,請轉告羅斯福總統,中國的內政是中國的事情,東疆政府反對一切外來力量幹涉中國內政,必要時東疆軍不惜一戰。”
柯裏華明白蕭薇的意思,笑笑說道:“美國政府隻是不願意看到中國內戰爆發,那樣不利於中國的和平建設,希望蕭司令能支持國民政府的行動,促進亞洲和平。”
蕭薇點點頭說道:“對於美國政府的和平倡議表示歡迎。東疆也將就中國的和平進程作出努力,但是希望不要幹涉中國的事情,在中國沿海也不允許外國的軍事力量介入。未經東疆政府同意,進入中國海域的武裝將在東疆軍的打擊範圍之內。”
柯裏華剛剛當上議員,看到沒有外人,說道:“蕭司令,美國政府會把東疆和中國區別對待。”
蕭薇明白,搖搖頭說道:“柯裏華先生,你是東疆的朋友,我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美國不武裝幹涉中國的內戰,東疆軍將保持中立,要是美國參與,東疆軍將全力一戰。”
柯裏華徹底明白,點頭說道:“我會把你的意見轉達給總統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