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楊建的不平衡多少變成了憤怒,這一次雷戰描繪出了雷霆的遠景,楊劍也相信一定能實現,這讓他的權利欲望一下升起來,軍政兩大塊,楊劍的想法應該是雷戰掌握全麵,東方玉負責民政和後勤這一塊,軍事應該是楊劍的,可是雷戰的決定卻是弄出一個參謀部出來,讓東方玉擔任參謀長總管軍事和後勤,楊劍隻是在軍事參謀部之下指揮陸軍部隊。
這樣的變化讓楊劍想到,今後如果政治上成功了是雷戰的能力,軍事上的勝利是東方玉的謀劃和指揮,楊劍不是和現在一樣,永遠是他們的墊腳石。在那一個世界裏,楊劍沒有辦法改變出身,難道這個三人平等的世界裏還要這樣的認可嗎,自己的學識,見識和頭腦不會比他們差,單獨成軍也不是不可以,因此這一次的練兵行動,楊劍特意的沒有攜帶重武器,也沒有多帶兵力,就是想用自己的能力證明指揮部隊一樣沒問題。
東方玉沒有提出任何意見,楊劍以為自己正確,信心十足的領兵出發,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在處理偽軍的時候他猶豫了,有心問一下,又覺得沒麵子,更加證明自己不行了,好在胡坤給他解了圍,但是當上萬的礦工要跟隨的時候,楊劍覺得難為東方玉的時候到了,用電報請示東方玉怎麼辦,如果東方玉讓放棄這些礦工,楊劍沒有帶這些礦工,最後罪責是東方玉的,和自己的戰場指揮沒有關係,如果東方玉讓第一團掩護礦工回雷霆,傷亡小了是楊劍的指揮功勞,傷亡大了是東方玉的決策失誤。基於這些原因,楊劍才請示東方玉。
讓他沒想到的是東方玉竟然有安排,這不是明顯的打擊楊劍嗎,這一刻楊劍把心裏的不滿轉化成憤怒,最後也就變成了怨恨,這一次的戰略問題正好給了楊劍借口,借題發揮的把心裏的憤怒說了出來,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東方玉竟然宣布退出雷霆。
這對楊劍來說無論在哪一方麵都是沒有好處的,他隻是想壓過東方玉,卻沒想過趕東方玉走,可是又覺得東方玉走了正好,自己不就可以直接掌握軍隊了嗎。因此上沒有主動的去找東方玉。
其實東方玉也在等著楊劍,她能確定雷戰一定來,但是楊劍就不一定了,如果來證明他還有救,不來那就是權利欲望超過了人間的情感,東方玉也真的就得想辦法了。當夜晚降臨的時候,楊劍沒有任何聲息的時候,東方玉咬牙離開了海州,取道向北開始自己的漫漫征途。
現在雷戰看著麵前的楊劍也不想埋怨他,不過東方玉的提醒不得不讓雷戰考慮,因此說道:“小玉走了。我不想評價你們的對錯,但是我們不得不把路走下去,現在你說說怎麼辦吧?”
楊劍知道雷戰也是有一點不滿,他可以和東方玉爭,但是從沒想過和雷戰去爭,聽到雷戰的話說道:“你說吧,我聽你的。”
雷戰想起東方玉說的絕對權威之後說道:“你也知道,我們麵前就是徐州,這是四省的咽喉要到,日軍不可能不管,因此以我們的實力是不可能動徐州的,但是雷霆必須有一個穩定和安全的環境發展壯大,因此上我們必須經略山東。這樣就從膠東半島開始,為此必須有一個人去山東發展根據地。在連雲港這邊維持現狀。因此這樣連雲港這麵沒有什麼戰事。你在連雲港主持,我帶領一部分部隊進入膠東半島,打開局麵以後,逐步的向那裏搬遷,有可能不用搬遷,我們可以練成一片。”
這次楊劍沒有說什麼,第一知道這樣帶隊進入敵占區,他不如雷戰太多,第二在連雲港自己也是老大,搞出成績來一樣讓雷戰服氣,給東方玉看看。
就在楊劍還在想著做給東方玉看看的時候,東方玉已經登上了輪船,她要前往大連,然後進入遼寧腹地,因為既然是要單獨闖天下,東方玉就必須得一步一步來,有一個長遠的打算,抗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年才是1938年,八年抗戰,這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