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暫時的和平(大結局)(1 / 3)

第六章 暫時的和平(大結局)

第六章 暫時的和平(大結局)

第六章 暫時的和平(大結局)

地震,絕對的超級地震。發生在日本京都的大爆炸不但震懾了日本。同時震驚了世界。

日本政府再也顧不上顏麵的問題,小磯國昭內閣隨著京都大爆炸也一塊倒台。經過緊急磋商,天皇請出已經退休在家的老臣,鈴木貫太郎出任首相。

鈴木貫太郎十分清楚,他就是背上恥辱的那個首相。不過看著哭喪著臉,就差給自己跪下的裕仁夫婦,鈴木貫太郎哀歎一聲答應下來。組成了日本一個知道短命的投降政府內閣。

赫爾利大使在知道結果之後,毫不猶豫的飛回美國,並沒有回中國,王寵惠在北亞飛回重慶,臨行時和赫爾利談了很長時間。

就是不問雷戰都知道兩個人談的什麼。北亞外事處主任張靜宜已經嚴肅的提出,中國的內政應該由中國內部解決,如果美國參與到中國的內戰當中,北亞不介意出兵中國,北亞是什麼國家美國十分清楚。

在京都大爆炸的第二天,美國方麵就全部了解了事情的詳細情況,在日本外麵的第七艦隊水上偵察機,冒著生命危險,對京都進行了空中偵察。拍回的照片和傳回的情報,第一時間出現在羅斯福總統的桌子上。

緊接著就接到赫爾利發回的電報,羅斯福的臉色有些發白,美國能抗住這樣的打擊嗎?曼哈頓計劃已經成功,可是並沒有這樣大的當量,也無法進行遠洋攻擊。在火箭運載技術上美國嚴重落後於北亞,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以現在北亞的導彈技術,北方領土到堪察加半島,與美國接壤。北亞有中程導彈技術,完全可以把原子彈投入到美國本土。而美國隻能通過飛機進行投放。

在爆炸之後,北亞政府的總統雷戰,向全世界發出通電,通報了原子彈造成的破壞力。這是一顆十二萬噸當量的原子彈,被北亞稱為小型原子彈。那麼大型的是什麼樣。京都人口密集。直接死於爆炸的就是二十多萬人,死於第二次死亡時間的是七萬多人。京都市區全部被毀,這裏變成一片廢墟。已經毫無生命跡象。

雷戰在通電中指出了原子彈的危害和後果,警告日本人,原子彈可能帶來的危害,同時敦促日本必須在七天內給予答複,否則將再次對日本進行原子彈攻擊,目標是東京。

同時照會各國駐日本的領事館和外籍人員,立即撤出東京,北亞隻給七天時間,否則就會不管這些。

東京完全陷入混亂,東京灣裏麵的外國商船,開往世界各地的客輪,以及天空標有紅十字的飛機,紛紛跟逃命一樣離開東京。英法德奧各國紛紛發表聲明,譴責北亞的軍事行動,要求北亞給日本磋商的時間,也提出撤出僑民的時間。

根據各國的要求,北亞政府發表新聞公告,把攻擊時間推後二十一天,給各國在日本撤出僑民的時間。停留在海上的北亞海軍艦隊,將於七月十二日爆炸東京之後登陸。也就是把再次攻擊時間推後了一個月的時間。主要不是給日本時間,是給其他國家撤出僑民的時間。

在天平洋上的美國第七艦隊,並沒有撤離,而是派出小型艦艇掛上紅十字旗幟,解除武裝在日本撤出美國僑民。商船隊轉向開往北亞。

在雷戰的聲明發出後的第十五天,美國第七艦隊開始返航。帶著美國不多的僑民返回美國本土。羅斯福不得不承認失敗。同時根據派往北亞進行談判的代表意見,撤走在中國的軍事顧問團。停止向國民政府提供軍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