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纏頭裹腦(1 / 2)

1933年3月,日軍向我長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處進攻。29軍的趙登禹旅長率董升堂、王長海兩團夜襲喜峰口外的日軍,當時日軍正在宿營,一時間被中國軍隊的大刀砍殺數百人。

當年大刀隊的輝煌戰績,就於原於士兵們,人人會一手絕活——纏頭裹腦。

“纏頭裹腦”操作要領是:遇敵時,右手單手握刀自然垂於身體右側,當日軍以刺刀突刺時,迅速以刀背在胸前磕開刺刀,順勢將刀從背後繞一周至右上方,而後雙手握刀照準對方盡力劈下,力道猛的可以將對方從左肩砍至右脅。此招法將防禦與進攻融為一體,不給對方招架之機,為絕殺之技。

一磕一砍,非常的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學會。實用價值很大。當年中國軍隊很多都是文盲,也沒有什麼時間來訓練。據說當年29路軍,一夜之間就學會了纏頭裹腦,殺得日寇聞風喪膽。

當倚川將武士刀直刺過來時,其實就是一把刺刀。而衛華所用的鍘刀,雖然不是29路軍的大刀。但兩者相差不大。衛華力大,所以最後不需要雙手持刀,也能砍穿鬼子。這就就是倚川變成二半的原因。

倚川死得不冤,隻是死得不明白。長城會戰發生在二年後,“大刀進行曲”還沒有唱響。

不過,倚川應該感謝寶德網絡,使他有幸用自己的身體感受到了,“抗戰第一刀技”的風彩。要不然,照衛華以前的“野球”刀法,他會被活活的淩遲,那可就痛苦了。

刀大斬這個動作如果分解,可以分成二大部份,磕與砍。“砍”時動作要領,與“順勢劈”完全一樣。而順勢劈的冷卻時間是二秒。換句話說,需要二秒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套動作。而前麵這一“磕”,怕也要二秒吧。兩者相加,正好是四秒。而大刀斬的冷卻時間,正好設定為四秒……

由此可見,寶德網絡所宣傳的,一切還原曆史,所言非虛。

“哈哈哈,那個蕭明月沒有騙我!”衛華想到了與蕭明月的對話:蕭明月十分明確的告訴衛華,“在遊戲中所學的技能,可以帶到抗日戰場上去。”

對了,那個蕭明月還說,“此去十分危險,幾乎是九死一生。盡管你已經學會了作為一個戰士所需要掌握的全部技能。”

什麼叫一個戰士所需掌握的全部能力?毫無疑問,就是專指衛華用了八千大洋所學的八項掌握:大刀掌握、紅櫻槍掌握、手槍掌握、……

“怪不得,我從沒有摸過大刀,卻將刀使得呼呼作響,我從沒有玩過盒子炮,卻可以一槍斃敵。無論我的手觸到什麼武器,不管得大刀和手槍,都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好想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樣。原來就是因為我已經在遊戲中學會了這些東西用法啊!可是……”衛華頭痛起來,“這些經驗是如何到我的頭腦中去的呢?還有,這具軀體又是怎麼回事?”

這軀體強壯得不似人所有。衛華隻在電影中看過,冷血的未來戰士,憑借著這麼強大的軀體,橫行無忌。

衛華是從二十一世紀回到1931年的,從時間上來看,他就是一個未來戰士。

衛華也曾看過一些科幻小說,那些時空旅遊者,雖然五花八門,可以分為二大類,第一類,靈魂帶肉體一起穿越,第二類,單獨的靈魂穿越。

既然這軀體不是衛華的,那麼,就是靈魂穿越了。靈魂穿越後,搶了別人的身體。於是在“曆史上複活了”。

但是,這麼強壯的身體?誰有?這個時空存在嗎?

衛華想不明白了。

讓他很頭痛。

想不明白,就不再去想。總之這是好事,如果換作衛華本身那具,細胳膊細腿的弱小軀體,別說殺鬼子了,能不被殺就燒高香了。

鬼子近四十個炮兵,僅逃跑了三個。這三個被嚇破了膽子,有二個都將槍丟了。唯一的那個沒有扔槍的鬼子,不是不想扔,而是嚇得忘記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