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 謀事在人(1 / 2)

“有多少人?”陸機額頭冒汗,昨夜不是被打敗了日軍嗎?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日軍仗著鐵路的便利,可以快速的從各處調集兵力,但整個關東軍的體係,也不過是一萬多人啊。為什麼才幾小時,又多出這麼多?

還有那個從城西來的大批警察又是怎麼回事?難道少帥察覺了義勇軍的成立,派人來剿滅的?如果是這樣,義勇軍就危險了,要被人兩麵夾擊啊!

和日軍打仗,死了也光榮,要是和自己人打仗,那就窩囊死了。

報告情況的人,並沒有受過專門的偵察訓練,他口中隻有“很多、大量”這樣模糊的概念,沒有人數、武器裝備、敵軍番號、指揮官等等俱體的內容。他們一看到有人來了,就急著報告給偵察連,再由偵察連報告給義勇軍。陸機一問,他就吱唔著說不出話來了。陸機急得猛跺腳,下令,讓他再探仔細。

衛華仗著頭腦中有整個918事變經過的事實,細細思考這個時候,這些日軍可能是從哪兒來的,很快就想白了,笑了笑道:“那些警察必是省警務處處長黃顯聲,而日軍則很可是從朝鮮調來的援兵。”

陸機疑惑的問,“你怎麼知道?”

衛華道:“在這危急時刻,能夠將被打散的警察集中起來,除了這位北大、講武堂炮科的高材生,現在的省警務處處長,兼沈陽公安局長黃顯聲,還會有誰?至於日軍,關東軍這二天元氣大傷,日本唯一能夠這麼快的速度調集,唯有駐朝鮮的師團,不會有別的部隊!”

“那麼,這次增援過來的日軍,有多少人?”

“大致一個師團。”

陸機寒毛豎了起來,日軍一個標準編製的師團,有二萬多人,輕重機槍六百挺,汽車一千輛,戰馬二千匹,山炮二百門,裝甲車二十輛。為了打敗關東軍第二師團,這個縮編師團,基本上將老底給掏光了。人員傷亡達到驚人的一萬二千人。這還是在利用了日軍麻痹大意,對我軍不了解的情況下,造成的。假如,來一場正規的陣地戰,義勇軍三個師,怕是連日軍的一個聯隊都打不過。戰鬥力低下的問題,在昨夜麵對一個日軍大隊的狙擊時,已經暴露得很充份。

所謂不打不相識,通過這二天的戰鬥,義勇軍摸清了日軍的虛實,恐怕日軍也摸清了義勇軍的虛實吧,從前的突發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已經不存在了。與一個師團的日軍外加關東軍殘餘對陣,有勝算嗎?

衛華看出了陸機的擔憂,笑了笑,道:“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至少我們現在有五大勝利保障。一、本土作戰,人民支持。二、實戰練兵,進步神速。三、巷戰迷宮,占盡地利。四、接連大勝,士氣高昂。五、得道多助,又添強援。”

“強援在哪?”

“那些警察啊!”

“難說,”陸機皺著眉頭道,“如果我們不成立義勇軍,也許黃顯聲會率人幫助我們,現在我們……?黃顯聲是少帥心腹,此人對少帥極為忠心。在沒有弄清楚他的意圖之前,還是要防備一點好。”

“陸參謀,你多慮了,黃顯聲此人,忠義愛國,在大是大非麵前,他是分得清輕重的。我相信他最忠誠的是我們的國家,而不是某個人。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在五四運動的時候,被北大給開除了。”

提到五四運動,陸機也是深有同感,當年的那批愛國青年,包括自己在內,構成了現在的抗戰中堅。凡是參加過那次遊行的學生,全都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禮,世界觀、人生觀都得以升華。“五四人”,是最值得信任的一個特殊群體。

現在陸機還不知道,正因為五四運動,彰顯了中國少年的銳氣和勃勃生機,被定為所有青年人的節日。陸機更不知道的是,曆史上的義勇軍,是黃顯聲第一個創立的。而且黃顯聲,也是第一個覺察到日軍的陰謀的人,也是打響東北人民抗戰第一槍的民族英雄。隻不過,他率領警察,在沈陽城內抗擊日軍的,東北第一槍,由於那些日軍,已被衛華率領的汽車隊,給消滅了,沒有機會再次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