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節 奮力突圍(1 / 2)

鬼子怎麼知道突入沈陽的一列火車,被義勇軍給占了呢?從而事先布下埋伏?

這其實是必然的。

從鳳凰城到沈陽中間有十幾個小站。特種大隊雖然截斷了電話線,但對電台卻是無可奈何。信息戰部隊,雖然製造了大量的假情報給關東軍。不過,無論是什麼招,都有破解的辦法。日軍察覺到了義勇軍在無線電方麵的能力,因此對加強了無線電台,且全部更換了密碼本。無論在哪一個頻道上,隻要最前幾行密碼識別對不上,鬼子的電台就拒收這樣的電報。這又使得義勇軍信息戰部隊,想通過海量的電報,淹沒鬼子的電台的想法落空。

不過,信息戰隊,也不是毫無作用,占用了大量頻道的假信息,使得鬼子的發報不流暢經常受到幹擾。當鬼子確認從朝鮮開來的這列火車,已被義勇軍拿下時,火車距沈陽僅三十分鍾的車程了。沈陽日軍,隻有車站附近的步兵即鐵路守備大隊,來得及進入戰鬥位置。沈陽城,其他的部隊,都還在趕來的路上。

鬼子的奉天駐軍參謀長原莞爾大佐(注1),看到這樣的情形,心中暗罵武藤信義真是病糊塗了,義勇軍明明要攻沈陽,他卻下令,從沈陽調兵去鳳凰。如今部隊已經開出去一百多裏地了,想要回援。怕是來不及了。同時,他對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小磯補充命令,去增援的部隊,不許乘火車。征集沈陽所有的汽車和馬匹,從公路去。對於這個奇怪的命令,石原剛開始還不理解。現在想明白了。義勇軍扒火車厲害啊。指不定在什麼地方,就伏擊滿載皇軍的火車。就算沒有伏擊,與朝鮮駛來的火車迎頭撞上,死傷也會很慘重。參謀長是無法改變關東軍司令的命令的,卻這個細節的補充,在沒有違背司令的情況下,又恰到好處的,避免了一次,重大損失。如此人物,當為帝國參謀效仿的榜樣。

龍將軍見到突然冒出的無數鬼子,著實被嚇住了,命令火車不要停,繼續往前開,先衝出包圍圈再說。

火車在進站之前,就已經在緩緩減速了,將士們將車門拉開,隻等速度慢下來,就跳下車去。這會兒,正要跳車時,遭到鬼子的突然襲擊,損失很重。許多打開的門車,被鬼機槍一掃,就傷亡了二三十個。這些倒下的戰士,由於車裏擠滿了人,無法向倒下,結果,除了車門口那幾個掉下車之外,其他的戰士,仍然直挺挺的站著。也幸虧他們是站著的,起到了人肉盾牌的作用。急聚攀升的傷亡數字,得以猛然間中止。

為了擴大戰果,鬼子步槍兵,在機槍的掩護下,從藏身之地,向著列車猛衝,希望靠進後,朝裏扔手雷。

正在這時,覆蓋在平板車上的帆布,突然被割裂,滑下,二十輛被血染紅了的坦克,出現在鬼子的麵前。

由於遭到了鬼子的機槍掃射,坐在坦克外麵,以及站在平板車邊緣的戰士,非死既傷。鮮血漫過了平板車。當帆布落下時,血跟著流了下去,平板車四周拉起了一道血瀑布。已經陣亡了的戰士,或者重傷的戰士,由於失去了帆布的依托,一片片的從坦克上滾落下來。

在帆布滑下的瞬間,滾落的屍體,如瀑的血水,構成了一副極其壯觀,也極其慘烈的戰爭畫卷。

那一刻,鬼子兵都驚呆了。整個戰場,似乎出現了,一二秒鍾的時間暫停。

接下來,坦克上的機槍響了。

義勇軍的戰士們雖然不會開坦克,但坦克上的機槍可會使用。坦克前端,以及頂上的九一式輕機槍同時開火,二十輛就是四十挺。暴風驟雨一樣的子彈,向著衝來的鬼子,輔開了一張死亡大網。凡是觸到這張死亡之網的,不是死是傷。眨眼間,倒下了幾十個鬼子。衝在後麵的鬼子,紛紛臥倒,或是退了回去。

鬼子機槍指揮官認為,坦克上的機槍手,對自己的危脅最大。所以,無論輕重機槍,全都掃向坦克。義勇軍的機槍手也不甘落後,同樣將死亡之雨,灑向鬼子的機槍火力點。

雙方機槍對射,鬼子占著地形的優勢。義勇軍占著坦克的堅固。互相拚了命的向著對方機槍手射擊,以圖壓製對方的火力。這樣一來,火力被坦克吸引了過去,悶罐車裏的戰士提到嗓子眼裏的心,總算落了回去。

這時,如果有人認為,可以趁機跳下火車,那就錯了。從出現在車門口到跳下車,至少要三秒鍾的時間,這三秒鍾是沒有任何掩護的,往往會成為死亡時間。冬季大練兵的時候,戰士們經常分作紅藍兩軍,圍繞著火車,進行攻防訓練。將火車上的一切,摸得熟透,知道攻該怎麼攻,守該怎麼守,當局勢不利的時候,又該如何做,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充足的訓練和演習以及不時發生的實戰,積累的豐富經驗,這救了戰士們一命。

盡管,遭遇埋伏,內心恐慌,很多人第一動作,都是想先跳下車,遠離火車再說。但幾秒後的第二動作,讓戰士們,變得理智起來。在軍官的呼喝聲中,紛紛扶住中彈兄弟的身體,倚為人肉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