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節 吸血的蚊子(1 / 2)

日軍一動,屠夫便收到了消息。他心想,剛才收到屠倭的電報,說是義勇軍打算攻下漢城,令他勿必阻敵,遲滯鬼子的行軍速度,為大部隊攻下漢城,贏得時間。鬼子丟掉重裝備,連夜開拔,肯定是為了救援漢城。

下令召集隊伍,不多時埋伏在各處的二百來個狙擊手,應聲而至。

狙擊大隊有一千多人,分成三個狙擊中隊,每個中隊都有自己的“一塊肉”(主要襲擊對像),和活動範圍。屠夫親率第一中隊,主攻目標是日軍的先頭部隊。也就是第19師團。第二中隊的“肉”,是日軍的中軍,即第六師團的頭。第三中隊的“肉”是日軍的尾。這樣三個中隊,便構成“掐頭、斷腰、掃尾”的攻勢。各自出擊,讓日軍顧頭顧不了尾,顧頭尾又顧不著中間。

屠夫犀利的眼視,從隊員們的臉上逐一的劃過。現在太陽已經下山了,隻在西邊的山後留著最後一抹光芒。這光芒被茂密的樹葉一擋,投下來的光線就更少了。屠夫隻能看清楚最近的幾個人的臉,稍遠一點的都完全看不到了。盡管如此,他仍然努力的去看,好讓戰友們知道,他們的音容相貌和名字全都記在了他們最尊敬的長官,讓鬼子聞風喪膽的屠夫將軍的心中。

這種記憶,也是一種鼓勵。對士氣能起到極大的激勵作用。這是屠夫在軍校中所學的帶兵經驗之一。

這段時間,鬼子很苦,但狙擊手們更苦。鬼子走大道,而狙擊手們必須在沒有人行走的山中踩出一條路來,並且跑到敵人的前麵設伏。打了一槍之後,必須趕緊轉移,而日軍由於人多,可以輪流值班,或者追擊。所以,兩者消耗的體能是不一樣的。好在狙擊手們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在體能上,比起日軍普通士兵要強多了,因而沒有被拖垮。

狙擊手除了累,還得流血。

雖然狙擊手,是寂靜殺手,但其本身也是非脆弱的,同樣隻需一發子彈,就可以要命。在連日來,天天都有戰友犧牲。光第一中隊,就陣亡或失蹤了八十七人。三百多人的隊伍,縮到隻二百多了。由於部隊規模小,在一起共同訓練的時間又長,所以彼此間都互相認識,都是最親密的戰友,可以為之兩脅插刀的兄弟。每犧牲一個,對於活著的人來說,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特別是當搭擋犧牲在自己的懷中,鮮血沾滿自己的雙手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一般人是無法忍受的。

屠夫又次將戰士們的名字和長相記了一遍,他從每一張臉上都讀到了疲憊和傷痛以及對睡眠的渴望。

“兄弟們!”宏亮的聲音從屠夫的嗓門中吼了出來,驚飛了剛剛回巢休息的數隻寒鳥。“我軍主力部隊,已經對朝鮮的首都發起了進攻,不日即可拿下。隻要打下漢城,就相當於在鬼子的心髒插上了一把尖刀!我們這次出國作戰便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對於整個抗日大業來說,也是一次偉大的勝利。但是鬼子不甘心漢城失手,已經命令我們的‘肉’,向著漢城輕裝急行軍了。

鬼子不休息,我們也不能休息。必須猛烈的襲擾鬼子,讓他們無法在漢城戰役結束前,趕到漢城!

連日來,兄弟們都很辛苦,我們的傷亡也很大。但是,鬼子比我們傷亡更大。在接下的戰鬥中,比拚的就是意誌,誰更堅強,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我們是鐵血的義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是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拿出我們的勇氣,和潛能來,不要讓英雄變成了狗熊!

出發!”

屠夫的大手有力的揮下,隊伍便小跑著前進了。這一次,傷員被留了下來,由二名戰士照顧著。睡袋、多餘的糧食、暫時用不著的戰利品,都留了下來。隻帶子彈和六枚以下的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