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搭訕三原則(1 / 2)

搭訕三原則,是當年黑心經理教給衛華的。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行色匆匆的不搭,無價值的不搭,春風得意的不搭。

這三原則,給衛華省了很多事,少遇了很多的挫敗。

試想一下,人家如果步履如風,一幅趕去救火的樣子,你找他去問話,人家會理你嗎?

成功的搭上了一位,問來問去,結果發現他什麼都不知道,完全沒有價值,搭上這樣的人,豈不是浪費時間?

無論什麼樣的公司,都可以分成二類人,一類是春風得意者,另一類是失意者。春風得意者在公司混得風聲水起,怎麼會理你一個外人?隻有失意者才會謹小慎微,待人客氣,唯恐被人抓到了鞭子。

而剛剛出來的這人,是最適合搭訕的人。

步子不快,這說明他有空,如果有上去搭訕,一般不會拒決。

三十多歲,正是一個人的黃金年紀,如果他是一畢業就進入公司的話,那麼在這個公司至少呆了七八年了。對這個公司的情況很了解,問他一人就可以知道公司的全部情況,含金量高,價值大。

他穿的白襯衫不是名牌,可見此人在公司裏並不是很得意。再加上他精神不振,則可以進一步的說明他眼下的處境。

一般說來,公司員工向外人透露公司內部的情況,有出賣公司的嫌疑。那種在公司混得很好的人,對公司的忠誠度高,很難從其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隻這種混得不太好的人,才容易套出想要的。

這個人,有空、知道的多、不得意,正是老天送給衛華的“舌頭”,沒有理由不抓住。

“你好!”衛華掛了一個迷人的微笑在臉上。這是他當年當業務員時訓練也來的。笑得很燦爛很陽光。

這人見衛華削瘦皮膚蒼白,本不想理,但看了衛華的笑容,自己又沒有事,不急著離開,所以停了下來,望著衛華,想看看對方胡蘆裏賣的什麼藥,如果發現他是上門來推銷的,掉頭就走。

衛華見他在打量自己,知道已經成功了一半,道:“大哥能不能救救我?”

“救你?”這人心中閃現過無數的念頭,將衛華的身份也猜了無數遍,卻沒有想到,對方一開口就說救命的。

“唔,是這樣的……”衛華見對方的兩眼中充滿了疑問,解釋起原因來,“貴公司拖欠了我們公司一筆貨款二年了。最近,我們老總看我不太順眼,便將這事推給了我。還說,要是辦不成,就請我自動辭職。大哥,我的父母是農村人,沒有退休金,我的房子每個月還得還房貸,如果丟了這份工作,我們全家都沒有生活來源,會要命的!”

衛華在這些話中,打出了父母牌和房奴牌。人誰沒有父母呢?在城裏生活的人,誰又不是房奴呢?將心比心之下,衛華這番話不但搏得了對方的同情,還搏得了對方的好感。

現代這個社會,能養父母的年輕人太少了。而他也是從這個年齡階段的過來的,對於這段時間的艱難和困苦,至今記憶猶新。

“要我怎麼幫你?”

衛華聽到這句話,就知道抓“舌頭”的行動,成功了百分之九十。隻要不出意外,則是百分之百。

“我想了解一些關於貴公司的情況,可以嗎?”

這人張了張口,卻不知從何說起,他感覺三言二語無法說清楚。

衛華適時邀請道:“你看馬上十一點半了,不知我是否有榮幸,邀請大哥吃頓便飯呢?”

隻要說說情況,就能賺到一頓飯,還能幫到一個“孝順有為”的青年,他有什麼理由不答應呢?

有人說,中國人辦事,百分之九十是在飯桌上完成的。這句話太經典了,在飯桌上,這人是有問必答,就算沒有問到的地方,他也是好心的提醒,真有一點“舉一反三”的味道。

吃完飯,衛華去結帳發現僅用了60元,比預期的要少很多,不用說,準是對方在替自己節省。不由的對這位大哥投以感激的一瞥,報上了自己的姓名和坐機號碼,用這種方法暗示對方,也報上自己姓和電話號碼。這人掏出一張名片,卻發現衛華沒有,心中產生了懷疑,但吃了人家的,又不好意思不給名片。

衛華見他在給名片的時候猶豫了一下,暗中罵自己,怎麼這麼大意呢?為什麼來之前,不印一份名片?連手機也沒有?要別人怎麼相信自己?好在自己想知道的已經知道了。倒也不怕他給不給名片。而是十分坦城的盯著對方的眼睛道:“對不起大哥,我的情況現在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