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洗劫一空(1 / 2)

這一仗打得很漂亮,綏中縣內的鬼子漢奸一個都沒有逃脫。繳獲的武器彈藥無數。隻能說是無數了,屠倭找人清查了半天,都沒有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最後隻用堆計,說是共計有槍支三十堆,大炮二十二堆,手榴彈四十堆,子彈三十堆,炮彈五十堆。每一堆露在外麵,就是一座小山,放在倉庫裏,就將倉庫給擠得滿滿當當。

前線剛剛打完仗,而這裏就堆積了這麼多的東西,隻說能明日軍的後勤保障能力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除了武器彈藥,還繳獲了大量的銀元和貴重金屬,這些是日本從關外搶到的,打算運回國去,被義勇軍笑納了。

接下來,屠倭又要發愁了,這麼多的東西,如何運出去啊?將老百姓組織起來?放給武器?這樣做是不行的。從上次那“悲慘”的一點自由獎勵點,就可以看出,將老百姓送上戰場的危害有多大。這樣做,隻能是讓鬼子得分,特遣隊失分。屠倭可不想,再白忙一年。當然武器也能發放一些出去,比如給支鳳瑞領導的村衛隊。

支鳳瑞打著義勇軍的招牌,借著“殺神”威名,又有著人脈廣泛的優勢,他將那些被鬼子抓來的勞工,以及動員過來的俘虜,統統歸入他的村衛隊。使得他的隊伍,一下子就膨脹到一千多人。

人一多,再加村衛隊就不合適了,衛華想起支鳳瑞在曆史上當過獨立團的團長,於是給了他一個獨立團的番號。全稱為義勇軍綏中縣獨立團。

雖然是匆忙組織起來的隊伍,沒有多少戰鬥力,但勝在人多,至少可以多搬一點東西吧。再加上他們大多是受苦受難的壯丁,長期在鬼子的壓迫來勞作。組織性和紀律性都不用擔心。而他們的家鄉,離這兒又比較遠,也不用擔心,這樣的隊伍帶不走。

獨立團草創完畢,衛華宣布了義勇軍的紀律。然後命令他們穿上青一色的鬼子軍裝,化裝成鬼子的輜重部隊,趕著牛羊馬車,人挑車載,往西北方向奔去。這次是全縣大動員啊,幾萬青壯,將通往赤峰公路都給塞滿了。

照原訂計劃,是要向北走,去黑龍江的,怎麼突然向西了?

這是屠倭想出來的辦法。她說,這麼多的東西,是不可能穿過鬼子的重重封鎖,送到黑龍江的。炸掉又太可惜。從支鳳瑞那裏,又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正在準備收複多倫。從曆史上來看,同盟軍是極度缺乏軍餉和武器彈藥的,現在他仍然是打著“反蔣抗日”的旗幟,仍然遭到鬼子和中央軍的夾擊,境況不會好到哪裏去。這些東西,如果能夠送到,無異於雪中送碳,今後義勇軍和同盟軍在抗日的合作上,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那麼,送過去很難嗎?

應該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從綏中縣到多倫,中間隔著赤峰縣,赤峰有鬼子的重兵把守,要想通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又有了可乘之機。由於義勇軍的突然出現,鬼子堆積錢糧兵器的綏中縣突然被抄,赤峰的鬼子,等於是被義勇軍和同盟軍給包在中間了。隻要能夠聯絡到同盟軍,就能兩麵夾擊赤峰,打通兩軍的道路。這比跨過三省,渡過數十條河流,去黑龍江要容易多了。

對於攻城拔寨殺鬼子,衛華他們是輕車熟路了,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難的是將十多萬百姓動員起來,組織其中的青壯,給義勇軍運輸物資。當獨立團成立之後,這個問題也迎刃而解了。獨立團的一千多號人,分散了出去,每人組織十個人,就有一萬之數,組織一百個人,就有十萬之數。

誰沒有親朋好友呢?別說親朋好友了,就是將自己的兄弟動員起來,也有五六個。民國時期,不像後世的中國,沒有計劃生育一說,一般正常的家庭,都會養五六個孩子。再加上街坊鄰居彼此互相認識,走動頻繁,一呼百應。當獨立團再收攏時,獨立團敢該叫獨立軍了。

能夠這麼快的動員,主要還在於殺神衛華的號召能力。特遣隊的四十多個人,往人堆裏一站,就是一張張的金字招牌啊,受夠了鬼子的苦,百姓們從輪陷的第一天起,就盼望著義勇軍來解放他們,一聽號召,隻要能夠離開家的,莫不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