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探子所言不虛,僅過了二個小時,西方的天際,便掀起了滾滾灰塵,好似平地起了一場沙塵爆,緊接著大地顫抖傳了過來,樹葉沙沙作響。衛華帶過騎兵,通過望氣便知道來的是一支騎兵,數量起碼有二千騎以上。
衛華停了下來,找了一處高地,作好戰鬥準備,雖說來的很有可能是騎兵挺進軍,但是戰場的形勢是多變的,再加上偵察去的屠夫沒有回來報告,還是小心為上。
不過,這一次顯然是多餘了,遠遠的看到卷過來一群黃沙,黃沙中帶著黑點,仔看那些黑點,正是一群騎兵,而最前麵的正是屠夫。他那高大的身材,十分的顯眼。跟在他後麵的那些騎兵,都穿著筆挺的軍裝。一般的士兵,不可能有這樣的軍服,隻有可能是軍官。衛華猜測著,這些軍官裏麵有沒有挺進軍的總指揮孫良誠。
孫良誠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號稱五虎將,以作戰勇猛而著稱。衛華心想著這位虎將是什麼樣子。可惜腦海中沒有他的照片,隻找到他的簡曆。孫良誠,字良臣,天津人,少年從軍,入馮玉祥軍幕,曆經直奉,國奉,北伐多次戰役。同盟軍敗後,轉投國府。任冀察戰區副總司令兼遊擊總指揮,三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抗戰受挫後,率所部萬餘,投入汪精衛的偽政府。授第二方麵軍總司令,移駐揚州。鬼子投降後,反正,出第一綏靖區副司令官兼第一零七軍軍長,淮海戰役時,於江蘇睢寧率該軍軍部及一師共五千八百人投誠……
衛華的臉色陰了起來,都說呂布三姓家奴,用於說明一個人的反複無常,而這位孫良誠,先後從於馮玉祥、蔣介石、汪精衛、蔣介石,最後又見風使舵投了解放軍,但投誠後仍卻又不死心,假裝勸劉峙歸降,又跑了過去,還興衝衝的跑到南京請功,但他此已二度投蔣,兩度反叛,蔣介石已經看透了他的本性,扔他入獄,全國解放後,他又以革命功臣自居。要不是被他誘殺的烈士周鎬的遺孀告發,他差點真的成為功臣了。
這人就是一個典型的牆頭草,反複無常的小人!不過,這個時空的曆史才開始,不能戴著有色眼睛看人,衛華調整了一下心態,將臉上的肌肉調出了一個笑容,使得任何人都看不出他的憎惡。
軍官們遠遠的看到了龍華,大概是有屠夫的介紹吧,領頭一人是位四十多歲的精壯漢子,透著一股子軍人的味道,他在幾十步外就下了馬,遙遙的伸出手來,喊著,“前方可是衛兄弟,哈哈……久仰啊。”
衛華慢走兩步迎了上去,伸出手來握了握,卻被這個緊緊的抱住了,“衛兄弟,你是真英雄!我聽說你們剛剛打了一個大勝仗,全殲了三千多鬼子?哈哈,多虧你們啊。要不然,這些鬼子繞到兄弟的背後去,咱可就要吃大虧了。”
“你是?”
“孫良誠,看得起兄弟,就請叫一聲孫哥,哈哈……”
衛華見他的瞳孔在放著光,滿心的喜悅透眼而出,臉上是真誠豪邁的笑聲。心想他的年齡比自己大多了,叫一聲哥也不虧,也就順口接道:“孫大哥,剛才我還在納悶呢,為什麼趕來支援的鬼子突然跑了,原來是孫大哥虎威到了!”
“哎——,這我可不敢當啊!”孫良誠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衛華是在給他戴高帽,同時也暗暗的敬佩衛華,像自己在衛華這個年齡的時候,那可是像防賊似的盯著,害怕戰友搶了自己的功勞。而這位衛司令,卻絲毫不居功,還順手將天大的功勞,送給別人。“哦,對了,我聽說,那些戰利品您不打算要?哈哈,這是為什麼?”
衛華心想,軍閥道底是軍閥,第三句話就談到直接利害關係上了,笑道:“戰利品都是兄弟們拚命從鬼子手中搶來的,能有不要之理?再破也會珍惜啊。隻是離鬼子的大部隊太近了,而我的部隊又太遠,不如送與孫兄,為抗日大業添上一把火。”
“好啊,那麼兄弟我就卻之不恭了!李副官,你帶一千人去收戰利品!”孫良誠聽到探子的彙報,心下挺狐疑的,他想這天下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所以問了一句,聽衛華一解釋,倒是信了大半。因為他相信,衛華作為義勇軍的總司令,名動天下,不會拿他開涮。再者從打聽來的情報來看,衛華也的確人少,根本沒有能力去收繳戰利品。
孫良誠身邊的一位上校軍官應了一聲是,便又上了馬,奔向隊伍,然後騎兵隊就滾滾奔過衛華的身邊。
孫良誠頗為得意的問道:“衛司令,你看我的隊伍如何?”
衛華看了一會兒,見這些騎兵隻有一半的穿了軍裝,另外一大半,都是雜色衣服,有許多人的衣褲都磨破了,而他們手中的武器,隻人手一把馬刀,騎槍很少,更別提手槍了。個個都很精瘦,眼窩塌陷了,看樣子是缺乏軍餉。如此軍隊打打土匪也許還能湊和,但要是和裝備日軍對著幹,恐怕要吃虧,便斟酌用詞道:“士氣高昂,精神可嘉!如能配備精良的武器,必將成為一支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