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懸羊擊鼓(1 / 3)

城上城下的機槍掃射一直在持續著,從黑夜打到啟明星升起,又打到桑陽普照大地,雙方死亡累累。

在啟明星升起的時候,前線得到了支援,來的正是先前打群架的張李兩家的人,他們一上來,數千支步槍、幾十挺機槍、還有十幾門迫擊炮一放,城下的火力頓時凶猛了很多。雖然他們缺乏訓練,絕大多數人,還隻是剛剛弄明白如何放槍,根本打不準。但密集的子彈,還是把鬼子嚇了一跳。也將鬼子師團長西義中將想壓義勇軍一頭的信念給打沒了。向城頭上輪換的兵力越來越少,由先前的每次一個中隊隊,變成了一個小隊,接著又變成了以班為單位添加。

槍聲逐漸稀落。

天明之後,雙方的戰果如何,也就有了結果。

城牆之下,密密麻麻挺著的全是鬼子的屍體。這些屍首密得就像秋後田野裏堆成垛的桔杆,以班為單位,一堆挨著一堆。鮮血流淌出去,在地麵上畫著不規則的紅色圖案。有些已經變成了暗紅色,在陽光的照射下,尤其觸目的。看來縋出來準備偷襲的17聯隊,都死絕了。

城頭之上,鬼子的屍體更加的密集,比沙包還多啊。橫七堅八,一層壓著一層,壘起了數道人肉長城。重機槍的掩體附近,尤其讓人恐怖,大概是為了不阻礙射擊吧,後來的鬼子總是將先倒下的鬼子屍體,堆到兩邊去,結果在機槍掩體左右,堆出了兩座屍山,壘了四五層之多。都超過鬼子的身高了。

細看這些鬼子,無論是城下的,還是城上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腦袋中彈,威力足,穿透力強的九二式重機槍子彈,擊破了頭盔之後,又將鬼子的腦髓搗成了漿糊,濺了出來,如同一碗碗打翻了的豆腐腦。

義勇軍這一邊,損失也不少。專家組的人,傷了五個,死了一個。他的死亡,也是因為頭部中彈。獨立團的士兵傷亡了二百多。其中,傷亡最大的還是張李兩家的人,合計起碼有上千人。未經訓練就拉上戰場,真的和送死差不多啊。

張李兩族的人,已被天亮後的慘景所震驚,早忘了先前的恩怨,他們一個個瞪著血紅的眼,要找鬼子拚命。屠倭隻有勸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打仗是軍人的事。請他們放心,義勇軍會盡早將鬼子全部消滅,為張李兩家和全中國的百姓報仇。這一次,張李兩家倒是聽進去了,但他們沒有離去,圍著屠倭強烈要求參軍。屠倭心道,民心可用。便從中挑選了一批,編成兩個營。分別命名為“報仇”和“雪恨”。

其中,最讓義勇軍傷心的是,那位姓黃的曆史學家的死亡。

當槍聲停止,城門打開,一群打著白旗的百姓,被日軍驅趕著出城來收屍的時候,(戰鬥的空隙,交戰雙方都會充許對方來收屍,以免屍體暴露在日光之下腐化,釀成溫疫。鬼子怕遭冷槍,於是趕了一群百姓出來。)錢院士李院士還有受傷還沒有受傷的專家們全都來了。他們圍著已經冰冷的了屍體,默默的流著淚,氣氛十分的壓抑。

這是特遣隊第一次出現死亡。而且死亡的對像又是十分寶貴的專家組的成員。這些專家組來之前,還沒有沒有考慮過死亡的問題。因為照職務分工,他們是不需要上前線的,要他他們當中有人傷亡,除非黑龍江被鬼子攻破了。但有誰知,“醒獅”沒有將他們投到安全的大後方黑龍江,而是直接投到了敵占區呢?不僅是敵占區,而且還是鬼子重兵雲集的地方。在鬼子堆中,能不打仗嗎?

指揮組的“殺人醫生”陳信仁忽然來了,指揮組留下來,且沒有受傷的人,都被安排到西麵的陣地去了,由於指揮組的組長和副組長,都不在。所以,他成為這個組的臨時組長。他在聽了一夜的城南槍炮聲後,得到通報,說是有個專家犧牲了。更代表指揮組的人,過來看情況。

在路上,他通過戰士的口,得知道了昨天戰鬥的情況。這會兒見到死狀極慘的黃教授。怒從心來,一把抓住了屠倭的衣領,責問道:“你是怎麼安排的?早說了,專家組是不打仗的,為什麼你非要讓他們上戰場?這下好了,死了一個,我們回去,怎麼向國家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