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還沒有形成《談判學》,在一窮二白的舊中國更沒有人去專門研究談判的法則,將其歸納總結形成一門藝術。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無數的古典名著,早用生動的例子,將談判的藝術記載了下來,供後人學習。如先秦時期,蘇秦張儀合縱聯橫,三國時代諸葛孔明舌戰群儒。馮玉祥信奉基督教,卻是一員儒將。他如日中天的時候,無論多麼繁忙,也不會忘了讀書。一俟時局不利,便歸隱苦讀。
1930年 10月,馮玉洋討蔣失敗後,馮玉祥的部隊被打得隻剩一千多老舊部下,麵臨著瓦解,所有人都認為他完了,但是他卻創立了汾陽軍校,讓這些老舊部下,全都進去學習。而他本人去了山西汾陽峪道河村隱居讀書。積蓄力量,準備東山再起。這段時間,他係統的學習了共產主義理論。中共派肖明到峪道河麵晤馮玉祥,商討中國革命有關問題。此後便贏得了共產黨的支持。(這也是後來蔣介石討馮的借口之一,說他被赤化,成為蘇聯的走狗。)這為他以後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奠定了基礎。
照原來的曆史,馮玉祥被蔣介石逼得離開了同盟軍之後,他又跑去隱居讀書去了,隻不過換了一個地方——廬山。到七七事變後,馮又再度出山,被蔣任命為戰區司令。
正因為讀的書多,經曆多,他的視野很開闊,以至於蔣介石既恨他,又離不開他。許多有過反蔣前科的人,到了抗戰後期無不落了一個悲慘的結局。隻有馮玉祥沉沉浮浮,永遠不被水淹死。
屠倭來之前,根據現代理論,準備了一套“理論”,對付一般的軍閥這足夠了,但是遇到馮玉祥這樣的,還是顯得不夠瞧的。
馮玉祥先是派隊伍到張家口邊界上迎接,接著他本人又親率同盟軍的高級官員在十裏長亭迎接。到了城門口時,又是地方上的官員和鄉紳名士,以及十萬百姓夾道歡迎。盛大的場麵,將衛華和屠倭搞得有些不知所措。
在城門口,馮要求衛華講幾句話,衛華全然沒有作給鄉紳名士講話的準備,好在他看過許多抗戰影片,將馮玉祥的那些話,組織了一下,便慷慨陳辭了一番。倒也沒有丟醜。
馮玉祥好生奇怪,他想這個衛司令怎麼和我想講的一模一樣?雖然奇怪,但他聽了還是很高興,因為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可以稱得上是“同誌”了。兩人間的關係也是拉近了不少。
接下來是設席款待,文官武官都來做陪,擺了足足有一百桌。酒席之上,難免要敬酒,每桌來一個代表,敬了一杯,就得一百杯。不喝還不行,不喝就是不給麵子,是擺抗日英雄的臭架子。屠倭幫著衛華喝了一些,但兩人還是喝得有些大舌頭了。頭腦發漲,嗡嗡作響。隻得去休息。
一覺醒來,又到了晚飯的時候,各路鄉紳名流,文武官員,都遞了貼子,請衛司令賞光。這些貼子,由勤務兵接了,堆在桌子上,像座小山似的。由於全都是紅紅的,看上去,又像是一堆燃燒的火焰。
衛華望著這些東西,真皺眉,胃像是被火燒似的,來了一陣翻江倒海。心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小心被酒海給淹沒了。便將屠倭叫來問計。屠倭道:這裏的習俗我也不懂。但不去又難免讓這些出錢出力的鄉紳父老難堪。不防問問馮玉祥,看看他有什麼建議。
當屠倭說這話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原本無牌可打的馮玉祥多了一張“人情牌”。馮玉祥見了他們倆,開門便道,哈哈,馮某備下薄酒,正要去請你們,沒想到這麼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