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節 人才市場(1 / 3)

傅作義去了一趟歐洲,又風塵仆仆的趕了回來。

他沒有想到歐洲的局勢已經惡化到這個地步了。傅作義是懷著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而去歐洲的,但是他到了歐洲,所看到的是什麼。

看的是百業蕭條的經濟,聞到是硝煙的味道。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在整個歐洲的上空。

百姓苦不堪言,一方麵煤多得沒地方賣,另一方麵百姓的壁爐中沒有煤燒。一方麵農場主將牛奶倒進大海裏,另一方麵嗷嗷待哺的嬰兒,由於父母的下崗,而買不到牛奶。一方麵將糧食倒在馬路上用來鋪路,另一方麵百姓食不裹腹……

這就是傳說中富裕的歐洲嗎?

這樣的模式連自己人們都救不了,如何救中國人民?

大量的失業者,流浪人,由於家庭破產而流落街頭。肥碩的政治家們,嘟嚷著救國的口號,卻將人民貧困的矛頭對準了鄰國。法國人說德國軍力正在膨脹,紛紛為耗資龐大的馬其洛防線唱讚歌。將全國的資源都用於軍工生產,武器、彈藥、坦克、飛機、大炮、戰艦。而北麵的德國更是徹底,希特勒響亮的提出來,“要大炮不要黃油!”

兩國都在說,鄰國威脅到了國家的安全,而絲毫沒有人去正視,人民生活的困苦。

生活無著的落破產工人、農民、手工業者,將仇恨發泄到了鄰國身上,但是鄰國邊界是過不去的,於是將過剩的精力,指向了國內的猶太人,他們說,猶太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們通過種種見不得光的手段,巧取豪奪了人們的財富。於是從德國開始,自下而上的發起了反猶風暴,這風暴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

正當猶太人絕望的時候,遙遠的東方射來一道曙光,一個救世主的預言,在人們的口中迅速傳播著。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奔走相告,扶老攜幼,潮湧而去。

這樣的情形,看得傅作義,汗毛倒豎,驚心動魄,他不知道是歐洲人瘋了,還是猶太人瘋了。在傅作義的印像中,黑龍江可是嚴寒之地啊。雖然生產出了一流的軍火,但這並不表明黑龍江的富庶,恰恰相反,這正說明黑龍江也是像歐洲各國一樣,也將絕大多數社會資源用於軍工生產嗎?

重工業的畸形發展,必然導致輕重工業的失衡,原本富有的歐洲都這樣了,同樣的事,發生在落後的黑龍江,還會好到哪裏去?

這些猶太人如瘋似狂的萬裏迢迢奔向黑龍江,難道他們就不擔心,去了之後,沒房子住,沒活幹,沒糧食吃嗎?寒冷的冬天又來了,如果生活無著落,在黑龍江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他們還能活嗎?

正當傅作義疑慮叢生的時候,有幾個神秘的猶太人,找到了他。

經過介紹,他們說自己是猶太人商會的。傅作義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找到他,將注意力,放到了一位大胡子的猶太人身上。

這位猶太人之所以吸引傅作義,是因為其特殊的身份,他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尊敬的先生們,你們有事嗎?”傅作義問。

“德國已經不適合我們生存了,我們想去黑龍江!”愛因斯坦神色落莫的說。

傅作義感到不可思議,就算是歐洲大陸掀起了反猶風暴,也不會讓愛因思坦這樣的名人,沒有立足之地吧。他為何不去別的國家,像英國,美國哪一個不比黑龍江好?

“先生,我們非常歡迎您來我國做客。”

“不是做客!”愛因思坦搖著頭,“我要加入黑龍江,成為那裏永久的一員。”

“啊!?”傅作義瞠目結舌,“為什麼???”

“因為那裏是猶太人的天堂,物理學理論最發達的地方。當我還在為相對論的提出感到沾沾自喜的時候,黑龍江的學者,就證明了光速跑猜想;當我還在核能物理的門檻外舉步維艱的時候,黑龍江的核物理已經成熟了。作為一名科學家,我熱切的盼望著可以投入科學的殿堂,尋找知識的真理。”

傅作義看到他們那真誠和發自內心的崇拜,心中不禁要問自己,“是我錯了,還是愛因斯坦錯了?”他後悔起來,為什麼老將目光盯著外麵,卻連黑龍江都沒有去過,就急著出國了呢?

“那麼,你可以乘火車去黑龍江啊!”

“所有的坐位已經賣完了,我們弄不到一張票!”

傅作義驚訝起來,這些人作為大商人和大科學家,處於社會的頂層,都買不到票了,那去黑龍江的人,豈不是多得難以想像?

“我想,你們需要注意一個風險問題……”傅作義提醒道,“冬天來了,黑龍江的氣候很冷,短時間內湧入這麼多的人,就算是上帝也忙不過來。”

“我們聽說,黑龍江為每個抵達的猶太人提供住房和工作!難道這是謠傳?”這些商人迷惑起來。

“不是謠傳!”其中一位十分肯定道,“這是商會出的通告!”這人取出一份德文報紙,“上麵有羅斯柴爾德先生的簽名作保,說是黑龍江今年興建了五十萬套安置房,明年還將興建一百萬套!先到先得,分配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