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陽謀陰謀(1 / 2)

正當全國人民盼望著東北軍、西北軍、晉綏軍、紅軍,以及中央軍都挺進東北,形成一股合力,同義勇軍一道,南北夾擊日軍,將日軍徹底的趕出中國時,東北軍發生了嘩變。楚國棟宣布,從即日起,東北軍歸屬於義勇軍,脫離中央軍的控製。

楚國棟何以嘩變東北軍?其實是老蔣幫了他的忙。

楚國棟,侯育林等人,出走延安後,沒有跑遠,就在國共兩軍的邊界停了下來,趁機收集了一些被紅軍釋放了的東北軍將士,並用他們去東北軍各駐地聯絡各級軍官。楚國棟等人打著義勇軍的旗號,而義勇軍在全國的聲望如日中天,又兼有“老鄉”親份,許多人不明真像被蒙騙了。

但是讓他們叛出老張家,還是有些困難。因為老張家是父子相承,幾十年下來的。張作霖的餘恩仍在啊。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扣押了張學良,東北軍由此群龍無首,發生了混亂。這時楚國棟又發出號召,“打回老家去”,深得人心。再加上義勇軍強大的號召力,和他們本身也有著極強的個體戰鬥力,在那個年代,戰鬥力就是保命本錢啊,於是許多將領帶著他們的部隊宣布擁護義勇軍,嘩變了。

隊伍來了,要想繼續蒙騙這些不明真像的東北軍將士,他隻有繼續撒謊,用通電全國的方式,宣布脫離“不抵抗”的國民政府,加入義勇軍。用這種形同“兵變”的方式逼得東北軍將士即便清醒過來,也回不去了。因為國民政府是不會相信一支“叛軍”的。而所謂的加入“義勇軍”的宣言,又讓人以為,這一切都是義勇軍在背後搗鬼,從而將國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義勇軍身上,將水給攪渾了。

楚國棟的通電,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各界吵吵嚷嚷,國民政府尖銳的批評道,破壞抗戰者,義勇軍為首也。此等吞並國民軍隊,脫離國民政府的行為,是赤裸裸的分裂國家的軍閥作派……

東北大地,對日最後一戰已到了最後時候,關東軍第四軍已被壓縮到以長春為中心,半徑不超過五十公裏的區域內。而第三軍麵對巍然屹立的長白山以及三個師的堵截,雖然組織多次衝鋒,但徒勞無益,部隊傷亡超過了百分之五十。第三軍是救不了第四軍了。

而南麵的第二軍,雖有二個師團二個旅團,但在赤烽和多倫的戰鬥中,傷亡過半,至今沒有恢複,又缺乏戰車作為進攻手段,隻能退守以沈陽為中心的區域,進行消積抵抗。想要援攻破四平解救被圍的第三軍,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於日軍來說,局勢異常的險惡,陸軍部將在朝鮮休整的第19和20師團,一個調往鴨綠江死守這條防線,以免朝鮮被義勇軍的奇兵席卷一空的悲劇重演,另一個重新劃歸關東軍,用於解救第三軍。但是這同樣是一支缺乏裝甲的部隊,在四平城南,被突然殺出的裝甲師,往南驅趕了一百多公裏,整個師團死傷過半。

至此日軍不得不放棄了無意義的解救行為,開始接觸義勇軍上層,進行談判。義勇軍開出了三個條件,退兵、賠償、廢約。

第一,從今以後,日軍不得有一兵一卒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日軍所占領之地,交於義勇軍駐紮。其中包括關東洲和台灣。

第二,賠償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損失,本息合計一百億美元。

第三,廢除自甲午戰爭以來,兩國所簽定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這三個條件,等於是要鬼子的命了。尤其是歸還台灣的問題,在日軍中眼中看來,更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當時日軍還有著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強大艦隊,就算陸軍打不過,但義勇軍也沒有實力去解放台灣啊。連一艘戰艦都沒有的義勇軍,難道遊過去?

和談就此中結,雙方再次開打,日本在國內緊急成立了十個師團,隻等訓練結束就開赴東北。但這已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日軍沒有能夠有效的對付義勇軍裝甲部隊的武器,在空中航空隊也無法與義勇軍空軍相抗衡,這樣的師團拉上去再多也是“送菜”。

四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又將日軍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中國的各種勢力,都站到一條戰線上去了,那可是超過200萬的龐大部隊啊。雖然他們裝備落後,訓練水平落後,戰術思想落後,但螞蟻多還啃死大象呢!何況在這個千鈞一發的危機關頭?

正當日軍惶恐不安,打算放棄東北的時候,楚國棟跳出來了,他們一篇通電,將全國大好的抗戰形勢,攪成一鍋粥。又讓日軍看到了一些許的希望。

沈陽日軍第二軍司令部。一場決定關東軍命運的會議正在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