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節 稀缺的權力(1 / 3)

綏察邊界,天高地闊。

雲兒悠閑的邁著腳步,和一千年前的晴天,沒有什麼兩樣。

地上,放眼望去,莽莽蒼蒼,是恒古不變的荒涼。幾枝掉光了葉子的樹椏,在寒冷的北風中,微微的搖晃著。烏鴉悲嗚淒慘的叫聲,在空地間發著透骨的寒意。

有風、無雪、空氣幹冷。

一支大約一萬多人的隊伍,向北蜿蜓而行。

他們穿著軍服,如果他們身上的那些碎布條算是軍服的話。

這是是一支在中國境內,曾經號稱三十萬,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地方部隊——東北軍的最後一支了。

自從九一八事變後,到今天為止快四年了,他們身上穿的還是退出東北的那一身軍裝。士兵每天要摸爬滾打,還要行軍打仗,衣服的磨損比普通人要大得多。一套軍服何以穿四年?

破了一個洞,打上一個補丁,再破,再打上。到了最後一件單衣,有棉衣那麼厚。但這隻是軍官,他們可以找到打補丁用的碎布,而普通士兵,不得不將碎布條似的軍服脫下來,換成百姓的衣服。至於這衣服,是不是百姓自願送的,也就隻有士兵自己清楚了。

難挨的冬季又降臨了,寒風刺入骨頭,傷員和體質弱的士兵,挨不過去,每天早上,吹起床哨的時候,軍官總要組織人,去各個窩棚抬出一些再也爬不起的士兵。早操首先要舉行的是送葬儀式,背井離鄉的士兵們雙眼麻木的望著,一個個橫著從自己身邊“走”過去的戰友。他們不知道,何時自己也將成為這“橫”行隊伍當中的一員。

識文斷字,上過軍校的軍官們,楚國棟曉之以大義,繼之以國家民族,對於大字不識一個,饑寒交迫的普通士兵來說,楚國棟給他們畫餅充饑,告訴他們,隻要跟著他走,有吃有穿。

最後的東北軍嘩變了,但是承諾中的糧食和衣服,卻沒有送到他們的麵前。楚國棟說,去綏遠吧,那裏是義勇軍的地盤,有吃有喝。

士兵們的熱血再次被點燃了,除了散了的,全都跟著他北上。

所有的人都被蒙到了鼓裏,楚國棟的話並不能代表義勇軍,當義勇軍軍事委員會的全國通電到來時,有些軍官看到了,開始了竊竊私語。他們不知道該相信誰的。作為全國通電,由於是通用碼發送,這就導致了,任何一家電台,都可以發。想要驗證,唯有派人去核實。但眼前這四個人,那二米多高的個頭,虯實的肌肉和傳說中的,以及有些人親眼目矚的“殺神”一模一樣啊。這是造不了假的。

問題是,這四個人,是不是真的和衛司令一條心呢?短時間內又無法證實。

楚國棟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嚴格封鎖了全軍唯一的電台。並對已經看到了的人說,這是南京的造謠,是國民政府分裂義勇軍的陰謀。

姑且信之,反正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時間長了,總會水落石出的。再著從主觀願望上來說,軍官們更願相信,這電報是假的,因為隻有這樣,他們才可以打回老家去,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是真的,那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噩夢,東北軍這殘餘的一點火種,也將灰飛煙滅。這是所有的東北軍的軍官們都不願看到的。

解決衣食軍餉問題是當務之急,這就需要一塊地盤,那麼楚國棟為什麼東不走,南不走,西不走,偏偏向北去了?這是因為其他的三麵,都是各種勢力的地盤,他們是敵對的,隻有北麵是義勇軍的地盤,那裏僅駐有一個騎兵旅,旅長是蒙古人,對義勇軍的核心機密知道的不多。很好騙。楚國棟想起了他扮衛華的時候,愣是唬住了一大群義勇軍的高官。現在想要唬住這個蒙古人,還不是輕而易舉?

唬住之後,再來一個摛賊先摛王,解除義勇軍騎二旅的武裝,這麼一來,楚國棟便有了一塊根據地。從情報上來看,義勇軍這一年,正在搞“西部大開發”,一座大型的采礦區在白雲鄂博興起,一座新型的軍事工業城在包頭興起。有了這塊地盤,糧食武器問題都可以自己解決,那麼他楚國棟還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