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節 海軍之憂(1 / 3)

照中日雙方的暗中約定,日本在中國的幫助下,重振海軍後,便要出兵太平洋,與美國佬狠狠的幹上一場。前期的準備到三月份就完成了,最遲四月份就可以兵出太平洋,攻占珍珠港。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啊,至今沒有行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去挑戰美國,那是以卵擊石。例舉幾個數字便一目了然。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3、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4、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

截止到1946年底,美國擁有軍隊超過1000萬人!坦克4萬輛、飛機8萬架。年生產能力是坦克2萬輛,飛機4萬架!

而且美國的兵器更新換代十分迅速。新式的雷達、聲納、無線電裝備均己裝備部隊。而日軍雖然也有這些,但技術上要落後。例如雷達,美國艦載雷達可以三百六十度的旋轉,而日本的不能轉動,隻能朝固定方向探測,且靈敏度不夠,易受幹撓,幾乎是擺設。

在海軍實力上,日本在太平洋上對於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來說,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美國強大的工業體係,猶如變魔術般從地下召喚出無數的艦船。特別是日本海軍遭到中國核打擊,全軍覆沒後,新生的海軍力量,被減掉了一半,根本無法與美國對抗。

正因為二軍實力相差懸殊,所以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又從伍勇峰等人那搞到了,日本必敗的未來信息。因而退出了軸心國,轉而捧上了美國的大腿。然後在東太平洋繼續做他的“東亞共榮圈”的美夢。

美夢一做十年。

十年的和平給日本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一躍而成世界第三工業強國。

自然,也就帶動了一批親美派的出現。

但,這個並不是日本至今還沒有動手的主要原因。畢竟,日本有了中國人的暗中支持,在技術上和生產規模上,並不害怕美國人。而且他們喜歡冒險,總愛幹一些以弱勝強的事。北美那片肥沃廣闊的土地是日本人上下一致的夢想。如果擁有它,那麼日本人覺得,冒再大的風險都值得。

也正是因為要依賴中國,所以中國人的態度,才能最終決定日本人動向。

1947年3月,衛華向黨靠攏,向黨中央交底。

服從黨的領導,自然要接受黨的考驗——於是衛華突然進了幹部療養所二個月,看看他是不是真心的服從。在這二個月裏,他被解除了全部職務。在這二個月裏,黨完成了全麵接管。解放軍成為一支在黨領導下,並且向黨效忠的部隊。

當然,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的。

最大的問題是,由於從前搞過聯合政府,人們已經認同了中央、省、縣,三級直選。一時間恐怕也改不過來。那些民選的官員,隻對選民負責,其他的一概不鳥。如此,隸屬於政府管轄下財政部手裏的錢,不能直接拿過來使用。

無錢怎麼行呢?紅色雇傭軍解放西藏要錢,開發西藏要錢,收複藏南領土也要錢。從前那一個億的貸款,換換裝備就花完了。換完裝備後的軍隊,簡直就是吞金的老虎。還想像從前那樣,靠小工作坊供起軍費,那是癡人說夢啊。

於是有人提出,收管海關!

海關接過後之後,再猛提關銳。無論進口關銳還是出口關銳,全部提高到國際標準的百分之四十!

從前在義勇軍控製下的海關,基本上實行的是零關銳,無論進出口都是零!

如此底的關銳,既活躍了出口,也活跌了進口,使得中國成為海洋貿易增長最快的國家。再者,中國擁有技術優勢,產品製造成本很底,不怕和世界任何國家競爭,越是自由競爭對中國的好處就越大。世界各國,如果不是搞高關銳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他們的工業體係早被中國打垮了。

現在中國突然幾十倍的提高關銳,讓那些依附於中國貿易體係的國家措手不及。大量原本是有利可圖的貿易,變得無利可圖,隻能中斷。其中,受到傷害最重的是日本。因為日本鐵和煤的產量很低,需要從中國進口。關稅一下子提高到40%,使得日本工業生產成本,一下子增長40%。

此時,日本人正為戰爭作準備,新建擴建的鋼鐵廠有很多,這些重工或軍工企業,大多數是為倭皇盡忠,將利潤壓縮到了最低。以最使宜的價格從軍部拿到訂單的。別說提高40%了,哪怕提高10%,他們也會處於虧損的狀態。

軍工都是吞金老虎,誰虧得起啊。

於是,大批的軍工企業不得不停產。

如果軍部同意將訂購價格也提高百分之四十的話,那麼軍備預算就不夠用了,想要增加軍備預算,那麼國民又承受不起。因為已經實現全民動員的日本,各行各業的能力都已經提高到了極致,已經沒有任何的潛力可挖了。

這一招,讓日本龐大的戰車一下子就陷入到混亂狀態。猶如原來曆史上,美國對日本的《限製廢舊鋼鐵出口令》一樣,打擊沉重。甚至比那個要沉重得多。畢竟那還隻是缺鐵,不會連煤一起缺。

與同時,這一招對中國國內的傷害更大。大量的商品,從煤鐵石油到輕工業產品紡織、布匹、茶葉、絲稠、紙張、家用電器……由於海外訂單的取消而大量的積壓在倉庫裏。使得原本勃勃生機的商貿變得死氣沉沉。

民眾怨聲載道。商人苦不堪言。工業倒閉,工人失業。

唯一得到好處的是海關,腰包一下子鼓起來了,購買了大量的艦船,作為海巡之用。使得打擊走私的力量越來越強。到了最後,連國營的兵工廠出口的武器彈藥也被海關扣壓了。必須補上關稅,交上罰款才給放行。

國營廠創造的利潤原本就屬於國家。海關也屬於國家財政的組成部分。無非就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關係。根本不需要交稅的。可海關說,你們那隻口袋,不是我們這隻口袋,不一樣!稅不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