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體操公主”評價張教授就是一老頭,結論是“不好看”,衛華心靈深處忽然被觸動了,他想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這些奧運冠軍炫目的金牌後麵,到底是一副怎樣的觸目驚心的景像?
首先,這些體育健兒,必然是缺乏文化的。他們的時間主要用來訓練,所學必定有限,如果不是特招,一定考不上大學,更不用說是名校了。正因為缺少文化,她才會用“好不好看”來評價一位教授。
他們的運動生命普遍很短,當他們退役之後,又沒有一技之長,靠什麼生存呢?風聞有冠軍通過賣金牌過日子。看來絕不是空穴來風。
雖然國家很照顧他們,像B大這樣的一流大學都隨便他們挑選,但是他們跟得上進度嗎?一般的大學生都是經過了十二年以上的苦讀,一步一步的考上來的,而他們估計連小學文化程度都沒有,就直接跳到大學。就算給他們一個畢業證又能怎樣?
此外,冠軍隻有一個,在他們下麵,還有大量的體校生,他們又該如何生存?
事實上,他們雖然擁有最強壯的身體,但很有可能連扛麻袋的工作都做不了,因為他們往往勞累過度,一身是病。衛華在做業務員的時候,看到報紙說全運會冠軍在街頭乞討,他還以為有假,便特地去看了一次,倒是眼見為實了。
見到掛著金牌乞討的全國冠軍的那一幕,衛華至今難忘。
隻見她佝僂著身體,拖著由於傷病而跛的腿,在一大群看熱鬧的市民的圍觀之中,羞澀的低著頭。
如果不是那篇報導,有誰知道,這位在這裏討了幾年生活的婦女,竟然是七年前的全運會冠軍呢?
金牌意味著榮譽,還可以說是為國爭光,08年的奧運在Z國首都舉辦,Z國首次在金牌榜上位居第一,在全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的時候,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場打著“節約奧運”旗幟而舉協的奧運,仍然產生了高達530億M元的費用。以及數十萬體育健兒無法麵對的生存問題。
Z國的爭金之路,已然走上了歧途。非但沒有帶來奧運經濟,反而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
一個原本為了強身健體,消除國家隔閡,祈禱和平的體育大賽,變成了現在的盲目的追求奢華和麵子,不顧國力浪費鈔票的奢華盛會。它讓舉辦城市背上了沉重的負債,它為了金牌甚至到了摧殘運動員身體的地步!它在盛會過後留下的是一地的狼藉!如此畸形的奧運會,居然還被人吹捧著說,每年給Z國供獻了0.2%的GDP!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不當運動員,讀書上大學又能怎樣?“今年國家公布的數據,竟然有七百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衛華唯有苦笑。“是誰在幕後操縱著一切,讓Z國人民,無論讀不讀書都要失業?張教授你能不能解答啊?”
衛華從思索著解脫出來,目光再度投向講台。
張教授在簡單的開場白,與同學們拉拉關係之後,便轉入了正題。他提出一個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手中的錢,是什麼東西?”
衛華在念大學的時候,學過《馬克思經濟學》。書中對錢的本質解釋就是一般等價物。錢本身也是一種商品,但又不同於一般的商品,它擁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易的特殊地位。正由於這個特性,錢擁有神的地位。所以叫通貨。在拜金主義橫行的今天,錢更是被認為,是萬能的。
“黃金天然是貨幣”,但是自從有了國家之後,黃金的貨幣地位逐漸被紙幣所取代。紙幣是以國家信用為保障,由政府發行的!政府在白紙上印上偉人頭像就變成了錢!
有了紙幣,人們的交易變得更簡單輕鬆了,可以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另一方麵又天然存在著一個無法克服的漏洞——通貨膨漲。
統治者們的貪婪是無止境的,當他們發現濫印鈔票可以“秘密而不為人知”的掠奪全國人民財富的時候,便抑製不住濫印紙幣的衝動,尤其是無人監督的獨裁政府,其貪婪程度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給衛華印像最深的他在異時空抗日戰場上的民國政府,法幣發行之初,一元法幣換一銀元,並用國家武力強製兌換,大量真金白銀被國民政府收去,百姓手中的硬通貨變成了紙幣!僅過一個月,法幣就暴跌到到四元兌一銀元。接著為了剿共,多次濫印,法幣的購買力直線下降,二年後一萬元法幣連個雞蛋都買不到。
工廠無法生產,因為他們賺到的錢,還沒有收回,物價又漲了,連買原材料都不夠。
人們無法交易,因為才發的工資,走了一條街,物價又跳了三跳。
低成本的交易,是維持一個社會健康發展的必須的前提條件,當市場上由於錢太多,而無法確定商品的價格時,整個社會必然崩潰。
好在衛華所領導的義勇軍,有先見之明,在其轄區禁止法幣流通,並用自己發行的華幣取而代之。在法幣濫發中損失輕微。後來由於華幣堅挺,華幣的信用得到全國人民的承認,最終華幣擊敗了法幣,成為全國通用的法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