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節 論計劃經濟(1 / 3)

衛華才思泉湧,無數的論點、論據、引用像潮水一樣的湧出大腦,經過鍵盤的轉化,變成WORD文檔裏的黑色宋體字。

計劃經濟有著市場經濟無可比擬的優勢。

第一、計劃經濟,可以站在國家的高度,甚至全球的高度,合理調配資源,從而避免自由市場的無政府主義,帶來的生產的盲目性和對資源的浪費。

第二、計劃經濟,可以永久的消除市場經濟的癌症——經濟危機。凡是一直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從來沒有出現過產品相對過剩的危機。前蘇聯、東歐、改革開放之前的Z國、朝鮮、古巴。

第三、計劃經濟,帶來共同富裕,而不是共同貧窮。

由於計劃經濟的目的,是以解決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和消費的需要為目的,是真正的以人為本,而不是為了謀取利益。所以,全社會所創造的財富,可以用較為公平合理的方式,按勞分配給勞動者,而不是按資分配。隻要經濟在不斷發展,必然帶來共同富裕。

我國、朝鮮、古巴,為什麼實行計劃經濟的後期都出現了共同貧窮的現像?

這個原因很複雜,既有行政水平的問題,也有敵對勢力的封鎖原因。我國自朝鮮戰爭起,遭遇長達二十多年的經濟封鎖。再加上前蘇聯企圖將Z國訂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國際分工的最低端,而遭到我國的反對。從而斷了唯一的一條國際貿易孔道。這時,我國又遇到長時間大範圍的自然災害,就出現饑荒。而無法用工業品從國際市場上換取糧食。這才導致餓死人的事情發生。

國際貿易被完全隔斷,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忍受的。就算是當今的世界霸主——M國,假如國際貿易斷了,隻消半年就會崩潰。

朝鮮和巴古作為一個自給率很低的小國,遇到封鎖,受到打擊更大。

(這是一個大題目,衛華用了二萬多字,引用了三百多條數據,進行說明。)

第四、從理論上說計劃經濟比市場經濟更先進。

這是所有經濟學家都公認的,略過。

第五、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計劃經濟有了現實的可操作性。

計劃經濟一直存在一個問題——需要一個無知不知的神仙。因為隻有無所不知的神仙,才知道全國有多少需求,每個人的需求又是怎樣的,從而組織產生,既不浪費也不多餘。

在過去,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因為這樣的神仙不存在,所以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都遭遇到了危機,民眾在某些方麵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在另一些方麵的需求又過少,導致大量的浪費。

此外,還有一個更讓人頭痛的問題。由於計劃體係下的官員掌握著物資分配的權力,而這種權力不受監督和製約,容易滋生腐敗!

這兩大問題,一直困撓著社會主義國家,幾乎是這類國家的癌症。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個癌症可以得到根製!

根治它們的良方就是網絡!

信息網絡可以像一個無所不知的神仙一樣,知道每一個人的需求,因為每一個人的需求都可以由民眾自己輸入!隻要建立一個國家數據庫,對這些需求進行統一管理,就能很好的有計劃的安排生產!

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人類早就步入了信息時代,我國的網民占到了國民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國外發達國家的網民更多,那麼將全國,甚至包含全球的經濟信息都輸入電腦,並借著電腦的鋪助管理全國甚至全球的經濟都是可能的。

一個全知全能的神已經誕生了,我們要利用好它!

如果將官員的財產公布在網絡上,並規定任何超出他收入情況的財富都必須向政府作出解釋,並接受全民的監督。那麼腐敗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如何用網絡管理全民呢?

衛華作了幾點暢想。

建立全民網絡身份證係統。

身份證綁定信用評級和公民的資產。

宣布不在網絡上登記的資產不受法律保護。

廢除紙幣,全部用電子貨幣代替。這樣可以杜絕線下交易。

為了方便公民與公民之間交易,可以在手機中集成刷卡器。這個在技術上沒有問題。事實上,已經出現了。(幾年後Z國出現了虛擬信用卡就有這個功能,可惜被央行以不安全為由封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