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節 批評總結會(1 / 2)

處理這樣的事,從海軍過來的兩位教官很有經驗。照國際法則,抓到海盜,連人帶船移交給船隻的注冊地。由注冊國進行司法調察、審判。

兩位教官帶著人登上了海盜的遊艇,將裏麵翻了一個底朝天。想追查這些海盜的身份,但是很可惜,沒有發現任何的有用資料。而這遊艇,注冊國是馬來西亞。通過聯係,馬官方說,此遊艇已報失好幾天了。

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可以用一句話概括,15個來操倭國口音的海盜,攜帶M式武器,偷了一艘馬亞西亞的遊艇,然後以此為交通工具,襲擊了一艘來自Z國的油輪。

這樣的信息,有等於無。

抓不到任何有力的證據,也不知這群海盜的目的是什麼,更不知受何人指使。

全部希望最後都落在那個活著的“舌頭”上了。

雖然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但所有人都能感覺到,這絕對不是一起普通的海盜襲擊事件。

魏上校的目光,在衛華等人的臉上,來回睃視。看得人心裏發毛。

他能被挑中,當任這群人的總教官,有著他的特殊之處。政治過硬,根正苗紅,技術拔尖,這些就不用講了。最主要的是,他善於分析,懂得圓滑的處理國際事務。

這些海盜,不是為了簡單的打劫,如果僅僅是為了打劫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找一條更好下手的。這些海盜很年輕,個個身手不凡,這不是一般的海盜團夥能有的人才。這“振夏4號”現在是一條空船,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如果要說有價值,那麼就隻剩下這群學員了。海盜是衝著這群學員來的可能性有很大。

那麼,衛華這群人,倒底有著怎樣的不同之處,以至於被這樣的一群專業的倭國軍人盯上呢?

襲擊的目的,是綁架還為了殺人滅口。這個答案,也不可知。

人家不說,魏上校又不好直問,他心中的疑問,從眼中冒出來,讓衛華等人感到很不舒服。

陳信仁:“嘿嘿,我們立功了,還沒有到索馬裏,就擊斃了十四名海盜,俘虜了一名。集體二等功是少不了的。作為最大功臣的李保國和衛華,說不定能拿一個一等功。”

“這些以後再說吧。”衛華搖著頭,“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仍然是保障‘振夏4號’的安全。”

魏、閻兩位教官,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陳信仁說這番話的時候,帶著很強烈的嫉妒情緒。而衛華的神態很淡定,好像這麼大的一件功勞,他根本不放在眼裏。

衛華繼續道:“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我們建議,開個會,總結一下經驗和教訓。雖然這次,我們勝了,也沒有人員傷亡,但是回想起來,我們還是存在有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缺乏警惕感。沒有隨時打仗的戰備狀態。

我們以為這裏離亞丁灣還有很遠,不會有海盜襲擊,所以,當時船上大多數人都很懈怠。其中就包括我本人。槍響的時候,我當時沒有穿任何的防護裝備就匆忙上陣。與海盜對峙的時候,由於沒有趁手的武器,差點搭上自己性命。

第二、我們對海上戰鬥經驗不足。仍在用陸戰的思維打海戰。

先說我自己,當我聽到警報的時候,隨手抄起的是AK-74。等出去了才發現,這種武器根本用不上。

我應該選用拐彎衝鋒槍才對。

當我們被海盜火力壓製無法抬頭,如果我手中有枝拐彎衝鋒槍,局麵將完全不一樣。

那麼,我當時在選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選拐彎衝鋒槍呢?就是因為我潛意識裏認為,這種衝鋒槍適應於巷戰。在這一望無際的海上,不如AK有威力。沒有想到海盜已靠近船舷,AK射不到。

後來,我跳上海盜船,卻因為沒有手雷再次被壓製,幸虧屠倭及時扔給了我一枚,決定勝負的手雷。

第三、缺乏預警機製。

為什麼直到海盜船近身了,才發現敵情呢?如果早報警,處於休息中的船員,也就不會那麼的匆匆忙忙了。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

魏教官,你們海軍發現敵情時是如何預警的?

魏教官道:“按距離分級進行警戒。1.5海裏外關注。1.5到0.5海裏之內,警告驅逐。0.5海裏以內,發現有敵意,可以搶先開槍。”

衛華道:“這個辦法好!以後我們也這麼辦!下麵,請伍勇峰總結一下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