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借城管三千(1 / 2)

衛華雖然震驚,但不露聲色,平談的道:“兄弟們開玩笑罷了,在這個國防班,我是班長,兄弟們嫌兵頭將尾的班長官職太小,就叫我司令,嗬嗬,其實我就是一個養豬的司令。”

“我就說嘛,哪有在大學讀書的司令,哈哈!”包先知笑了起來,臉上的傷口還冒著血,血水隨著他的笑聲,一點一點的滲出,形像狼狽,“不過,你在電視上還是挺帥的,真像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司令!”

衛華大笑:“如果我是軍隊大司令,一定掃平全球!正規軍我都不需要,給我三千城管就行。

打油詩不是說了嗎?借我三千城管,複我浩蕩中華,劍指天山西、馬踏黑海北;貝加爾湖麵張弓、庫頁島上賞雪;中南半島訪古、東京廢墟祭祖!

Z國城管。所向披靡。見神殺神。見佛殺佛。拳打歐洲諸侯。腳踢北美花旗。上能打飛機。下能秒坦克。下海滅航母。飛天打衛星……

據M國中央情報局的內幕消息,城管是Z國秘密培養的暗藏於民間的準軍事化部隊,有數百萬之多,天天於街頭巷尾,進行遊擊實戰,戰鬥力極為恐怖……三五個人,一輛破麵包,就可以掃蕩一座城市!”

409寢室的三頭牲口已笑得不行……先前的不愉快,隨著這笑聲拋到了九霄雲外。

衛華看著他們真誠的笑容,暗想,先前我對他們的評價是不是太低了。照計劃,需要創辦一大批公司,所有的公司都需要有人代衛華去打理,而這三頭牲口,雖然沒有什麼社會經驗,但打磨打磨遲早會變成金子。

前麵,衛華見他們一直在忙於找工作,沒有透出絲毫想招攬他們的意思。原因主要有二個。

一、找工作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社會的過程,他們必須上好這堂課。再者,沒有找工作時的艱辛,也就不知道生存的艱難。

二、三頭牲口,並不符合衛華的人才五標準。在這五條標準中,其它都可以就將,慢慢培養,但第四條——真誠,是學不來的。

他們最缺的就是真誠。

白菜一方麵痛恨幹部子弟,走後門,另一方麵,自己卻趨之若鶩。卻從來不曉得自省。

包先知平日裏也表達了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但是一輪到自己,跑關係比誰都勤。

賈大勇呢,他個性比較中庸,屬於隨遇而安的那一種人。總是隨大流走,缺乏主見,隻能是一個技術人才,而成不了管理者。

這都是國人身上的通病啊!這些毛病是衛華所不能容忍的!古代的統治者為什麼要求德才兼備?很多時候重德甚於重才,就是因為沒有道德的人,越聰明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越聰明就越讓人無法放心使用。衛華想的是能獨擋一麵的人才,而不是某種技術專才。而獨擋一麵,首重的就是德!

在自己身邊,找不到合適的可以獨擋一麵的人才,這是衛華所苦惱的。他有時甚至在想,為什麼在異時空的抗日戰場,舉目都是人才,民族大義之旗一展,無數的英雄為了共同的理想,就嘯聚成一股可以改天換地的洪流,共同成就了一番驚天偉地的大業。

換到現在呢?建國60年了,一年畢業的大學生,相當於七個,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卻找不到一個,可以放心使用的人才!

最近在網上,有著名學者,指著B大罵,說B大“毀人不叛倦”。這話沒有罵錯!

如此,衛華隻有自己去培養人才了……問題是,這樣做太費時間,而Z國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等不急啊!

或者,想得更深一點,Z國為什麼會沒有人才呢?會不會也是因為中了敵對國家的圈套?聯想到現在的事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留學生,學成之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選擇留在了國外。學成回國者隻有一個零頭。從中不難看出,國際上人才競爭的陰謀味道也很濃厚!

海闊天空的想了一圈,衛華又苦笑起來,這些是國家領導人的事吧,我替他們著什麼急?以我現在的身份地位,能網住身邊的幾個人就夠了。於是收回思考,專門品償美味。

心無芥蒂,吃起來就歡暢,沒多久就將整桌的美味,席卷一空。

打著飽咯,揉著肚子,包先知,這才發現臉上的傷口還在痛呢……

衛華叫賈大勇和、白菜送包先知去校醫院,自己則趕去見新室友。從他們的檔案來看,這三人都很牛逼。

第一個是學熱力學的碩士,叫許憂能,他的一篇論文《停滯才是硬道理》,雖然沒有引起主流學者的注意,但觀點新大膽,論據充足,論證過程嚴密,讓衛華眼前一亮。他從這篇論文當中,解讀到了另一個場更為可怕更嚴重的危機,正伴隨著金融危機,悄悄襲來——能源危機。

第二位,是搞人工智能的計算機博士——方程,他用模糊數學理論,編製的計算機軟件,可以與人進行簡單的對話。據說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最後那位是物理學博士後,叫李時。他曾做過一段時間的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的助手。在M國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