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節 李時裂縫論(1 / 3)

衛華向許憂能透露出了一些他的計劃,驚得許憂能厚眼鏡背後的“一線天”變成了一輪明月。他覺得自己就如革命前輩那樣,在一片黑暗中苦苦摸索救國之策幾十年,忽然聽到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那樣的震驚。

激動,口不能言,手舞足蹈……

衛華想說的都說完了,但許憂能還不願去睡覺,不得不像“泡製”方程那樣,“泡製”許憂能,讓他去寫論文——《能源危機之下的我國石油戰略》。

受到衛華的影響,他這篇新的能源論文與先前的《停滯才是硬道理》在觀念上有了革新。先前的那篇文章,讓人看了,感到世界一片黑暗。新的文章指出了解決之道,讓人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明,讓人振奮。

文中說:

一、Z國想學M國,封存現有的能源產業,是行不通的。因為這意味著幾千萬人喪失工作機會。Z國不像M國,社會其他行業無法接納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必將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原本失業率就十分驚人,如果再急功冒進,危險不言而喻。

二、世界能源短缺是今後幾十年全球各國都將麵臨的問題。這個大趨勢無法改變,我國積極應對能源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保衛我國海外能源基地的安全和海上油路的暢通,以延緩和遲滯能源危機對我國的影響,為氫核聚變能源的開發贏得時間。

三、警惕國外打著新能源和節能的幌子掠奪我國的化石能源。

太陽能光伏電池發電,從能源出入比來看,是一個入不敷出的行業。一塊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終身發電總和小於製造它所消耗的化石能源之和。發展這樣的產業,就是加速能源自殺。必須停止這類產業的發展,並且禁止電池板的出口。已生產出來的電池板,以國家補貼的方式,鼓勵人民購買,以解決庫存問題和消化產能。

節能汽車。油電混合型汽車,表麵上看可以節省汽油消耗,但是為了實現汽車的這種能力,必須給汽車加裝一套油電混合係統,而這一套係統也是需要消耗化石能才能產生的。在整個汽車的使用壽命期限內,所節省出來的汽油能源,少於產生油電混合係統所消耗的化石能。因此,油電混合型汽車,不但不能節能,反而更加的耗能。從能源戰略出發,我們應該禁止本類型的汽車在國內生產,同時鼓勵國民向國外購買這類的汽車。

……

四、靈活擴大石油儲備。

傳統的擴大石油儲備的方法,就是興建大型的油庫,這種方式效果有限。因為建造一座大型油庫所消耗的化石能本身就是巨量的,等同於加速了能源危機。再者儲備的石油,用一點就少一點,等用完了,油庫也就廢了,造成巨大的浪費。

因此,理智的儲能辦法,應該是將石油轉化成發電廠的形式。

最佳儲能方式——水力發電。

在沒有化石能的時代,大型的水力發電站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因此我國應該趁著能源危機最後這一點時間,大規模的興建水電站。水電站一但建成,就可以連續發電五十到七十年(潘院士說像三峽那樣的大水電使用上千年都沒有問題。)為我國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

我國的西南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沒有開發,西南橫斷山區落差大,水量豐富,水能密集,人口少,拆遷成本小,是天賜寶地,必須加緊開發。

世界如果沒有了石油,我們的汽車還可以改裝成電動汽車,火車還可以用電力機組,隻要有足夠的電能,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如果連電能都沒有的話,那就是一片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