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經略非洲 第156節 來點狠的(1 / 2)

這個規劃是成功的,當天就發出去了十萬隻,從第一天的廣播情況來看,效果良好,平均每隻收音機有六七個人在聽--這幾乎是印度貧民一家人的數量。十萬隻就意味著有六七十萬人在聽!

廣播的節目,係統的講述了印度的過去的曆史,將印度的現在的貧窮與落後,以及所有人的貧困都歸結於列強殖民--這樣的宣傳,符合印度政府的口徑,沒有遭到任何的抵抗,再者印度政府想管也管不了--他們是民主國家啊,言論自由是民主國家的特征!

預熱之後,話鋒一轉,將日本說成了新殖民者--並給印度人描繪了一個慘淡的未來--藥膏旗將升起在印度的每一個角落,印度語、英語將被禁止,日語開始流行。印度教徒、真主的信徒不得不放棄原來的信仰,改信"日照大神",印度將像過去奉英女王為主那樣,奉倭皇為主。日本人將吸食印度人的血汗,直到榨幹。但凡反日本的印度人都會被日本用生化、細菌、以及毒氣直接處死,孟買大屠殺不可避免……

這些事情都是日本在過去的曆史上做過事,日方察覺得到了這樣的言論對他們極其不利,但是他們的日元外交隻能對印度的上層產生影響,沒辦法照顧到最底層的貧民。

於是--聲勢浩大的反日大遊行,在孟買暴發了。當天參加者就超過一百萬人,第二天參加者超過了一千萬。且從孟買迅速擴散到了全國,呈遍地開花之勢。

印度最大的黨派--國大黨,為了爭取民心,使用越來越嚴厲的措詞,要求日軍立刻離開印度。否則就算印軍不管,他們也將號召國民,組建民兵,武裝驅逐……

印度總統、總理以及內閣成員雖然都拿了日本的好處,但沒人敢為日本人說話,隻要替日本說上一句話,就會被打成"印奸"、"賣國者"、邪惡之源,個人聲望以及政治前途盡毀。日本方麵為了緩合印日矛盾,作了許多承諾,然而從衛星偵察來看,日本運往印度的軍火以及物質越來越多,絲毫沒有要轍離的跡象。

"看來,光窮人的力量太過於有限了!"劉瘋子在彙報給衛華的工作中指出,"印度的窮人太過於文明了,他們當年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贏得了印度解放,便以此為信條,相信隻要遵守其國父聖神甘地的主張,也能用同樣的方式,將日本驅逐出去!我想,日本正是因為對印度人的民族性研究得很透,看清楚了這樣的結果,這才敢向印度借地!我想我們必須得點狠的!"

衛華在他的報告中,寫了二個字:"同意!"

劉瘋子隨即作了一份"狠計劃!"呈交給衛華,衛華指示各部門密切配合,優先充份保障劉瘋子的錢、物質以及人員。

劉瘋子的這個"狠計劃"就是煽動印度人,無限製的攻擊在印度的日本人,打砸日資公司、工廠、門店--至於日本的那個軍事基地,傻瓜才去武裝進攻。

但是,印度人太善良了,就算給錢,他們也不願去攻擊。劉瘋子隻好聯絡印度的黑幫。全世界的黑幫都一樣,給錢就辦事,而且心狠手辣。劉瘋子要求他們打砸日本在印企業之後,東西不要搶,由印度窮人們來搶--窮人們搶習慣了,就會主動去打砸!

這一招收到了奇效,原本"很知足"的印度窮人,見打砸日資企業,無風險又能發大財,便自發的組織起來,如風暴一樣席卷全國。日本在印度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產業傾刻間就化為烏有之勢。

"這樣的代價太大了……"日方作出了痛苦的決擇,"我們該考慮,另外找個中轉站!"隨即他們將目光盯到了斯裏蘭卡。

那是一個島國,是一個隻有二千萬人口的農業國家,基礎設施差,其反政府武裝猛虎組結造成的動蕩剛剛安定下來沒幾年。如果要在那兒弄塊地作為海上中轉站,那麼所有的基礎設施都要重新做!

日軍作了一個評估,評估的結果讓人無法接受。巨額的資金投入那還是小事,關鍵是時間上擔撂不起,在一窮二白的地方,想要建立起一個現代化的後勤軍事基地,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所謂夜長夢多,如果要準備一年多才能發動對索馬裏的進攻的話,天知道日新月異的索馬裏到時候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

"看來,第一回合,我們勝了!"衛華聽完劉瘋子的彙報,說是日軍已經開始從印度轍離,心中一塊石頭落地。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總計花費了一億多美元。日軍為了能留下來,也大把的撒錢,雙方成了鬥富比賽了,讓阿三們很是哈皮了一把,天天興奮得像過年一樣!

這樣的結果,很明顯,印度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交戰的雙方索馬裏和日方都是利益受損者--戰爭就是這樣,參與者受害,旁觀者得益。參與者隻有損失多少的區別,不可能做到無損失。如果要用損失多少作為判斷勝負的標準的話,索馬裏無疑是勝利者,衛華損失了一億多美元,但得到了名聲--他的聲音終於可以在印度傳播了,印度仰信伊斯蘭教的人比例雖少,但總人口非常可觀,從前他的真主使者的身份隻得"虛擬聯邦"內部的國家的承認,現在又多了一個國家信徒,增加了數千萬人。從這一點來看,這一億多美元絕對值得。日方資金上的損失是衛華的二十倍,且得到了一個惡名,讓原本並不討厭日本的印度人,也開始討論這隻小強了。名謂名利雙失。再加上其戰略目的沒有實現,那間接的損失可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