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千年大族還是有點用的,不枉我容忍了他們的逼逼賴賴。
羋族、韓家、孔家、曹家等人都很強,各類術法打入了迷霧之中,引發了激烈的空間波動。
這就仿佛平靜的海麵被打得掀起了巨浪,而太乙九宮是海上的一艘船。
海浪再大,也掀不翻這艘船的,但卻可以讓人聽見海水跟船撞擊的聲音。
這就是九宮的波動。
常人或許隻聞轟隆隆聲響,以為隻是迷霧空氣爆裂的聲音,實則不然,那就是九宮的波動聲。
而我有河圖,河圖閃亮間,迅速模擬這裏的氣,感應這裏的所有波動,最終繪製出太乙九宮的“地圖”。
我內心歡喜,由著眾人轟擊迷霧,我自己則內視河圖,注視著它的一絲絲變化。
它由渾濁變向了清晰,宛如一片星海。
星海中,逐漸出現了一顆顆星辰。
這些並不是真正的星辰,它隻是代表著九宮中的事物。
根據我的猜測,一共會出現九顆星辰,代表著北鬥九星,隻是其方位跟紫薇九星有所不同,因為這是太乙九宮。
不出我所料,星海之中,越來越多的星辰出現,很快就有九顆了,相隔距離並不近,但總體來說還是形成了北鬥勺形。
我若有所思,看來河圖已經模擬完太乙墓的情況了,倒也不是很複雜。
不料才這麼一想,第十顆星辰出現了,出現在北鬥第一星貪狼星附近。
我一怔,這是啥?
繼續看,第二顆星也出現了,隨後是第三顆第四顆,都是以貪狼星作為源頭的。
最後,全新的八顆星出現,跟貪狼星正好又組成了九星,形狀也是勺形,隻是要小許多,而且方向不同。
我吃了一驚,這是……小北鬥九星?
剛才九顆星星是大北鬥,現在在大北鬥中,又出現了小北鬥。
隨即,大北鬥第二星天璿星附近也出現了新星,同樣是八顆,組成了第二支小北鬥九星。
我恍然大悟,太乙墓不是簡單的九星,而是八十一星!
北鬥九星的每一顆星星,都會延伸出小北鬥九星,如此一來,整個太乙墓的格局就是九個小九宮,一個大九宮!
這可太驚人了,八十一顆星共九個九宮,組成了太乙墓。
難道這裏葬著八十一位太乙先賢?
這樣的九宮,何人能破?
太乙仙帶著殘微進去了,怕是殘微都沒法出去了。
尋思間,河圖上模擬出了更多的星星,數量直奔八十一顆而去。
我抬頭看迷霧,發現裏麵已經有光芒閃爍了,這些光芒是一直存在的,隻是我之前沒有“導航”,壓根看不見。
在河圖的幫助下,才看見了。
韓華等人依舊是看不見的,他們隻知道粗暴轟擊迷霧,試圖暴力挖墳,打破這裏的空間,讓太乙墓顯露出來。
這實際上毫無用處。
但他們自信無比,因此越轟越起勁,還叫嚷:“迷霧激烈波動了,太乙墓肯定要出來了,大家加把勁!”
轟隆隆!
眾人打得更猛了。
我靜靜佇立,一邊觀察迷霧中的星光,一邊等待河圖模擬結束。
終於,河圖星海中,八十一顆星星都出現了。
九個小九宮,構建一個大九宮,總體來看,這些星星都在一個圓形之中,而太乙九宮就是圓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