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章 大結局(1 / 2)

英國軍隊在緬甸大敗,如同在平靜的池水中扔進了一枚重磅炸彈,在世界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緬甸人民軍雖然曾經戰勝過日本人和英國人,戰鬥力不凡,但那是在赤色雇傭軍的支持下,才取得的勝利,這點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共識,英國人也是認為赤色雇傭軍不在緬甸,才信心十足的發起了進攻。

“誰能告訴我,到底是怎麼回事?赤色雇傭軍至今還在中國的香港,緬甸猴子怎麼可能有這麼強大的實力?”丘吉爾聞知緬甸的敗局後,大發雷霆。

“是利劍雇傭軍的幫助。”情報人員將最新的消息,遞到了首相麵前。

“你們是幹什麼吃的,利劍軍進入緬甸的時候,不是為了對付日本人嗎?而且根據情報顯示,他們不是在邊境上和日本人對峙嗎?怎麼會加入到戰場中。”

“利劍軍非常狡猾,當我們認為他們將主要力量調集到老撾、泰國、越南的時候,其實已經悄悄的將部隊聚齊到了緬甸,而且根據情報顯示,緬甸的山區中,擁有著不小的軍隊。”

“利劍,又是利劍,大英帝國和你不死不休!遲早徹底毀滅你們!”丘吉爾失去了理智,憤怒的咆哮著,利劍軍一再的挑釁日不落帝國,成了他揮之不去的噩夢。

“利劍雇傭軍實在是太囂張了,完全不將帝國放在眼裏,一定要狠狠的教訓他們。”

“可惡的利劍,為什麼非要與帝國作對?我們已經對他們夠忍讓了。”

“現在又能如何?難道再次派遣遠征軍嗎?我們還有這個實力嗎?去看看大街上民眾的呼聲吧。”

“那些愚民懂什麼?現在我們關心的是帝國的利益,沒有了這些殖民地,帝國的經濟向恢複,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強盜的邏輯中,認為利劍軍應該對大英帝國退避三尺,完全忽視了哪裏是誰的土地,不管是緬甸也好,香港也好,英國是如何利用軍艦大炮取得的。

在這個強權即是公理的時代,利劍的軍事力量深深的震撼了英國人,還在重新建設中的英國,已經沒有能力再派出遠征的軍隊。

現在的英國人能保住印度、新加坡的殖民地已經是萬幸了,雖然是恨不得將利劍軍生吞活剝,但是苦於軍力,根本就無法對抗,何況還有大批的俘虜在對方手中,如果不將他們贖回,國民的憤怒會撕碎這些政客。

“派出談判代表,和緬甸人商談一下,讓小夥子們回國。”丘吉爾作為傑出的政治家,知道此刻再發起戰爭,等待的可能是大英帝國徹底沒落。在國家利益和個人憤怒中,做出了明確的選擇。

“印度地區的利劍軍、新加坡的華人獨立如何應付?”道森爾議員發出質疑。

“新加坡的華人,讓他們去鬧吧,主要的力量全部放到印度,皇冠明珠必須保住。”丘吉爾知道新加坡自從英國人手裏被日本人奪去後,已經算是徹底失去了那塊殖民地。與其在那裏浪費力量,不如將力量集中,全力對付侵入印度的利劍軍。

“我們的盟友難道就這麼看著利劍軍作惡嗎?”發肯議員憤怒的喊道。

“肅靜!”

“我們的而美國盟友正是希望看到這樣的結局,取代世界第一國的地位,否則他們怎麼會喊著退出菲律賓這塊殖民地,分明就是做給我們看的,何況,利劍軍現在是打著緬甸人的旗號,進攻印度的帝國軍隊,有輿論上的支持;中國人有一句古老的諺語,隻許州官放火,難道不許百姓點燈嗎?”丘吉爾在二戰中抓住了美國的軟肋,利用二戰的時機,厚顏無恥的敲詐美國,已經徹底得罪了對方,此時想取得美國人的支持,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山姆牛仔不落井下石,就謝天謝地了。

英國人的想法完全正確,英國是美國人的最大對手,二戰結束,正是取而代之的機會,而且此刻是開足了馬力在實施計劃。

美國人很想插手東南亞的局勢,但是目前的時機不成熟,先歐後亞的方針不會改變。

扶持了朝鮮半島的韓國政府、日本的大名府勢力後,美國人的視線就全部放到了歐洲,那裏才是最大的利益所在,東南亞太窮了,本來還能發點戰爭財,此刻,二戰落幕,沒有了任何利益值得財團們再將精力放在此地。

利劍琉球指揮部

“新加坡的華人政權已經沒有問題,那些礙手的家夥全部消失了,現在主導新勢力的是我們的人,曼尼普爾的鬆田提出了在島國給他弄塊地盤,退出印度。。。。。。。。”張國紅慢慢的講訴著來自東南亞各地的情報。

“我軍必須取得當地民眾的支持,減少戰火的危害,北九州不是還有一塊地嗎?劃給鬆田,讓他去玩吧。”高強微微一笑,島國越熱鬧越好,最好是沉沒,將這個醜惡的民族徹底的打入地獄,永無翻身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