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忞嘿嘿冷笑,“我在特部那了解過你和妖王的恩怨,或許我不是你唯一的機會,但肯定是機會之一。”
“謔謔!”白生仙笑了,“你不明天地,不解妖王,隻聽特部之言,便是懂了?”
禹忞也笑,“我是不懂,但現在妖王要弄死我,你卻救了我,這不是與妖王為敵麼?”
“哈!哈!哈!哈!”枝葉亂顫,“五王,您離去之後,小白方知明川之事!”
“我擦!”禹忞彈了起來,“你這算盤打的好啊,那我要是被妖王滅了,你就不覺得可惜?”
“妖王已然入甕,何須非你不可?”
禹忞瞪著白生仙沉默了,半響後忽的笑了,“好吧,你贏了,你說的對,謝謝你救了我,真誠的!”
“不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覺得我們還是有的談的,與其被動等待,還可以主動出擊不是麼?”
“我是主動的一方,成與不成對您來說都沒什麼損失,是吧!但我希望能得到一些微薄的幫助。”
“比如說,防身的法寶,或是實用的術法,或是其他的什麼!”禹忞攤開手,一副你盡管來的樣子。
白生仙靜默片刻,“術法、法寶,與你而言甚早,你雖初通妖力,仍是妖茫之境,不過你習練了熊孩兒之功法,甚佳,我亦有一法,或能錦上添花。”
禹忞收到神念,解析無礙後愣住了,功法名為“火煉心經”,是一門鍛體之法,並不複雜,反而是簡單易懂,但卻是傳自“齊天大聖”!
拋開西遊記是名著不說,隻說連續劇版被各大電視台在某些年的假期輪番循環的播放,想不家喻戶曉都不行,孫猴子嫉惡如仇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禹忞回過神,“齊天大聖?你別告訴我西遊記是真事兒!”
白生仙哼了聲,再次送出一道神念。
結合西遊記成書的曆史,禹忞覺得白生仙說的很可能是真的,不禁在心裏“擦了個擦”。
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但實際上吳承恩是收集並改寫了西遊記,在吳承恩成書的幾百年前,西遊記的雛形已經流傳於民間了,而且是幾經轉折。
在宋代時,還是以玄奘取經為主的傳奇故事,漸漸融合加入了民間故事,有了猴行者的化身。
到了元代,取經故事拓展到了雜劇舞台,產生了吳昌齡版本的話本,之後才是吳承恩著的西遊記。
但是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是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總得來說,西遊記並不是某位作者腦洞大開寫的,而是先有的原型在民間流傳,後經幾百年逐漸演化而成書的。
白生仙告訴禹忞,齊天大聖確有其“猴”,其經曆,是從人界流傳到仙界的,而火煉心經的功法,正是孫猴子在煉丹爐裏悟出的功法。
禹忞得了便宜賣乖,“還有什麼?您再給點兒!”
“還有一句忠告!”枝葉輕搖,沙沙作響,“韜光養晦,鋒芒內斂,去吧!”
“那好吧!再次感謝救命大恩!”禹忞嘴上說,腳下卻不動,眼神左右掃著。
“我還想求點東西,聽說您這有不少,能不能給我點?就是生發之……,槽!”
話沒說完,地下卷出一截粗大樹根橫掃,禹忞忙振臂抵擋,直接被抽下了平台。
尚未落地,再來一鞭,破空之聲淩厲,發出刺耳的哨鳴聲。
“噴氣式”發動,禹忞折向反衝,堪堪躲過。
一鞭又一鞭,數鞭齊出,織出一張大網,駭人的嗡鳴聲響徹山嶺。
禹忞在空中不停變向,極力躲閃,借著被抽之力迅速遠離平頂山,直到翻過了兩個山頭才放緩了速度。
長袍被抽的破爛不堪,像是個破布口袋,四處漏風,裸露出的皮膚上滲出斑斑血跡,很是狼狽。
但禹忞的臉上,顯現出的卻是三分釋然和七分享受。
“這塔麼老怪物,翻臉比脫褲子還快。”禹忞自言自語的吐槽,想明白白生仙為什麼發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