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叢林之狐-第八節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1 / 3)

第五章 叢林之狐-第八節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一)

幹淨的天穹下沒有一絲風語,終年不散的霧靄懨懨凝在天地之間,山崗上的植被已成了冷寂的焦土,三五成群的士兵默不作聲檢查每一寸廢墟,希冀能找到一具尚未斷氣的身體。

整個山崗唯一的持續聲音是,銘守本職的軍醫用毫無感情色彩的語氣大聲報出初步驗屍情況。

“13號,列兵。無槍傷,7處刀傷。”

報畢,衛生兵費力地將列兵從另一具屍體身上扳下來,緊緊攥著刺刀的列兵被裝進屍袋,帖上標簽。

“14號,二級士官,狙擊手。槍傷1處。”

報畢,幾名衛生兵小心翼翼地托起幾乎要被大口徑狙擊槍彈打斷腰的士官,連同他流了一地早已模糊一團的器官一起固定在用數條繩索拴了幾道的屍袋裏。帖上標簽。

“15號,尉官,軍銜不明。軀體殘碎。”

這表示軍醫生檢查到的隻是身體的一部份,隻能從殘缺的軍裝服式上判定他是一名中國尉官。衛生兵已經在努力尋找屬於尉官的其它部件。

“16號,……中校。軀體無刀槍傷,頭部殘缺。”

緬軍軍醫已經能斷定這就是分隊指揮官李建國中校,但按照程序,在未正式核對身份之前,他是不能主觀臆斷地說“李建國”三個字的。

“17號,中尉。槍傷多於13處。”

這名中尉至死仍保持著一邊向前方幾具中國戰士屍體移動一邊單手換彈匣的姿勢,他身後的一路血跡四周散布著多名均被擊中頭部或胸部的農氏武裝士兵。

“18號,上等兵,機槍手。槍傷3處。”

……

軍醫將整理後的統計數字交給緬軍指揮官,指揮官沉默良久,方才接過通訊兵手中的送話器,簡單而沉重地說道:“41名死亡,3名失蹤。”

“41名死亡,3名失蹤。”線路的另一頭,通訊兵重複道。

中國作訓顧問申明上尉一把搶過送話器,狠狠摔在地上,轉身跳上59D式坦克炮塔上操起12.7mm機槍一把甩向落人穀內方向,扣動板機。

緬軍指揮官吼道:“送行!”

在場所有的緬軍機械化部隊的官兵刷地舉起槍一齊朝天扣發。

無數的彈殼猶如無可抑製的熱淚湧向冷漠的大地,湧向屹然巍立的大山,湧向血乳交融的叢林。

(三)

中國雲南,昆明市西郊,918工程指揮部某指揮所。

“作為中方總指揮,我對本次行動的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情報嚴重失實,四十餘名‘逃敵’突然變成整整一個擁有重武器和高技術裝備的加強連;二、戰場應變能力不足,不考慮客觀因素就把叢林追殲戰變成陣地防禦戰;三、指揮思想僵化,精幹的特種兵被當作守備隊!四、在協調緬方友軍方麵,我沒有足夠的認識,致使友軍支援部隊也付出了額外的代價。輕敵啊!我……都是我的錯……我犯了嚴重的錯誤,我對不起中央,對不起犧牲的同誌!我要對整個行動的失敗承擔主要責任!今天,我不允許除我之外的任何人檢討,因為現在不是你們檢討的時候!”

在機要會議室諾大的投影屏下,一名白發蒼蒼的中將在為這次慘痛的失敗檢討著。全場肅穆,沉沉烏雲壓在在場的每位中國高級軍官的心頭,沒有一個人抽煙。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這支光榮的部隊在和平的二十多年中第一次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陸軍精銳部隊41名官兵的生命。這支精銳善戰的分隊本應該在幹淨利落地成功殲滅一小股逃敵後凱旋歸來,而殘酷的數字卻表明,他們與上級失去了聯絡,陷入了後方難於預料的艱難困境,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覆行了中國軍人的最後一項責任後悄無聲息地消失了。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交戰訊息,隻有這突如其來的死亡報告。

中將似乎已說不下去,在旁人的攙撫下回到了座位,他仿佛又回到二十多年前南疆戰火紛飛的年代,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也沒有人敢問。這是一名從基層指揮員做起、九死一生過來的將軍,他的軍功章連他自己都數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