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拜訪克欽頭人
第二十一回 拜訪克欽頭人
來到礦山已經五個多月了,緊張狀態有所緩解,武克超目前的兵力,在克欽地帶已經是比較強的一隻軍事力量。沒有人敢小瞧這個礦山警衛連,這也為他們帶來了暫時的平靜。
除了有護送寶石的行動的外,武克超他們很少離開過礦山。這幾天閑著沒事,武克超讓付明濤留在礦山看家,他帶著張子揚和岩鬆到山下的寨子裏轉轉,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
聽到要下山,把張子揚和岩鬆高興的不得了,這段時間確實也把他們憋悶壞了,礦山的生活枯燥無味,除了打獵沒有任何娛樂活動。還有一點,再過不長時間就要到雨季了,到了雨季,很長時間都出不了山,那時的日子,比苦行僧還要難過。
出山的路,路途遙遠,武克超他們想多看些地方,要二三天才能回來,因此叮囑付明濤一定要注意礦山的安全。
下山的時候,武克超隻帶了把手槍,而張子揚和岩鬆則是全副武裝,突擊步槍和手槍都帶上了,一是為了安全,在森林裏行走時防身,還有這一帶土匪很猖狂,時常出沒在山林裏。二也是為了炫耀,因為在撣邦男人都帶槍,而槍的好壞是他們身份的象征。特別是年輕人,槍是他們炫耀的資本,身上帶把名槍,就如同中國的年輕人用高檔的手機,喜歡在人前擺弄。在當地最普遍的槍支是半自動和五四式手槍,一把五四式幾百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各種型號,各種品牌的槍在這裏基本都能買到,如前蘇聯托卡列夫手槍,美國的魯格,意大利的伯萊塔等等都有,張子揚他們攜帶的柯爾特手槍,在這裏如同汽車中的寶馬車,非常耀眼。
武克超仨人有說有笑地出了礦區,沿出山的小路向山下走。走了一個多小時,就看到了在山林裏開墾出的一塊塊土地,成塊的山林地裏種的是大片的罌粟,雪白的罌粟花象飄蕩在山林間的白雲煞是好看。而鮮紅的罌粟花,則如同大山流淌出的血液,染紅了一片山坡。
岩鬆指著遠處成片的罌粟對武克超說:“這些就是山下的村民們種的大煙,在這大山上,種什麼都不長,隻能種活大煙。這裏的山民世代靠種植大煙為生。”
武克超感慨地說:“在世界各國都是違法的毒品,在這裏卻是山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來源。真的不可想象。”
過了一道山梁,更多的罌粟出現在他們眼前,有幾個人在罌粟地裏彎腰在幹著活,岩鬆對武克超說:“他們是在割煙漿,我們過去看看吧。”
仨人離開小路,朝山坡上罌粟鍾植地走過去,還沒有到田邊,他們就聞到了空氣中彌漫著的一股令人陶醉的微甜的芬芳氣息,走到幾個煙民的身邊,武克超向他們笑了笑,岩鬆用克欽語與他們說了幾句,煙民疲倦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然後又彎腰進行他們的勞作,隻見他們手裏拿著用幾片鋒利的薄刀片綁在一起的一個專用工具,在罌粟殼上從上到下迅速劃兩三下,很快便有乳白色漿汁從刀口出滲出來,濃濃地掛在果殼上。
岩鬆對武克超指著割漿的山民說:“我以前為了能吃口飽飯,也幫著割過煙漿,這些冒出的生漿到第二天就變成成褐色,再用彎刀刮下來,然後放到陰涼處涼幹,就成了生鴉片。這個割漿是很苦的活,幹一天腰都直不起來。”
“他們是不是很賺錢啊?”張子揚問岩鬆。
“這麼大片地,最多也就能收一拽生鴉片,價錢好的時候也就是能賣2000塊錢吧。”
“一拽是多少啊?”武克超問岩鬆。
“這裏的山民都論拽,一拽大約是你們說的三斤多一點。”
“那他們一年也賺不了幾個錢啊。”張子揚驚訝地說。
“嗯,這裏的山民,一年之中有半年的時間是沒得東西吃,隻能挖野菜來添補,日子苦的很吆。”
武克超解釋說:“事實上毒品的錢都讓毒販們賺了,我聽別人說過,在這裏花一萬元買的毒品,販到K市就成了十萬,再運到香港就變成了一百萬,這一百倍的利潤都讓毒販們賺了。”
他們邊走邊聊,遠遠看到一出不大的山寨,岩鬆說:“連長,我們到那個寨子裏找戶人家吃點飯吧。”
“好啊,我也感到餓了,快走吧。”武克超催促著他們倆。
這是一個建在原始森林裏的佤族山寨,隻有二十幾戶人家,都是簡陋的竹木吊角樓,用六棵木樁撐在上麵。他們找到了村長的家,也就是竹樓最好的那家,隻不過棚頂是用鐵皮蓋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