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登基時大秦皇朝的疆域大概是隻有如今的一半左右。
其中,除了大羌朝之外,周圍還有近十個王朝,小國。
其中,曆史比大秦皇朝更悠久的除了大羌朝之外,其實還有好幾個。
在老皇帝登基初期,大秦皇朝雖然稱不上國富國民,兵強馬壯,但也絕對不差。
老皇帝的父祖兩輩都算得上是不錯的明君。
如果不是這樣,也不足給老皇帝留下近十寸的皇氣底子。
有時候天下太不太平,其實隻要看看皇朝祖廟中的皇氣數量就足夠了。
隻是,皇朝祖廟中的一年能得多少皇氣,知道真實數量的是少之又少。
不過很多事情也瞞不住,這皇氣數量也同樣,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總會知道。
就算不能知道真實數量,猜測一下,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因為皇氣這東西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中實在是太久遠了。
久遠到如今已經沒有人知道這東西最初的出處。
但就算是這樣,當初老皇帝登基時,整個大秦皇朝的正規軍數量也不到百萬。
這不是少,而是對當時的大秦皇朝來說,養這近百萬的大軍,養得非常艱難。
所以,老皇帝登基之後,第一時間便開始兵伐之路,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當時老皇帝直接將全國的百萬正規軍分成了二十個軍團。
這是如今四十大軍團的最初由來。
當時每個軍團的數量是隻有五萬人,其中一半為守備軍。
也就是城衛,跟禁衛,還有邊軍的由來。
另一半則是如是如今十大戰兵軍團的初始狀態了。
隻是當時十大戰兵軍團並不是如今的十大戰兵軍團。
因為當時,雖然一半是守備軍,一半是戰兵。
但戰兵與守備軍卻是輪換的。
也就是戰兵軍團如果傷亡太大,就會回撤,由另一支守備軍團頂上,然後撤回的那支軍團作為新的守備軍團一邊休養,一邊訓練新兵。
也就在這樣的體製之下,最終成就了如今的大秦皇朝十大戰兵軍團。
其中又以其中的四支為最,而血虎軍團正是其中之一。
而且應當是這四支中實力最強的。
當然,實力是不是最強的,這個誰也說不準,因為哪怕是贏然這個老皇帝都不知曉。
總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讓四支軍團自己打一仗吧。
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血虎軍團是十大戰兵中唯二的兩支從成軍之後。
也就是老皇帝登基出征之後,就從來沒有撤回休養過的。
其實大秦皇朝的城衛軍團,邊軍團,戰兵軍團並不是固定的。
隻是如今的十大戰兵軍團因為實力太強,已經有十餘年沒有重新變動過了。
最後一次變動還是因為老皇帝出兵滅掉一個實力極強的宗派,最終因傷亡過大,不得不輪換了一支。
這其實也是老皇帝控製四百萬正規軍的手段。
也是贏然如今為什麼不擔心有人黃袍加身的原因。
這四百萬正規軍老皇帝不敢說全部都在掌控之中,但十支戰兵,最少大半都在老皇帝的控製之下。
特別是四個最強的戰兵軍團。
基本上就是老皇帝的親兵。
當然,也隻能是老皇帝的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