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新的路子?(2 / 2)

“你去?”陸火興聽到這話看了看徐福興。

徐福興連忙搖頭,“這事情我們不行,我沒你們老練。老六哥你是當過兵,算是在外麵闖過,比我們見的市麵多。”

“那有什麼用。”陸火興輕輕歎了一聲,“在我們本鄉本土,肯定是不怕事情,到了外麵就要令人拿捏了。”

“是這樣呢。”

幾個人微微有些歎息。

徐福興不無感慨道:“隻是聽量大,這腳手架要用的竹子那真不少,那幾個包工頭在找。我那個親戚是遠房表哥,我外公那邊牽扯的親戚了,關係也就那樣,再他也不上話。”

陸葉在門邊聽了好一陣,前後加起來,才大概有明白了過來。

情況大概就是如今外麵的河堤差不多快要修完了,賣河沙這個事情差不多也要告一段落,後麵所有人大概又要轉回各自春耕種田的節奏上來。

徐福興大概是覺得這種修河堤賣河沙的方式掙錢容易,感覺弄完河堤之後,應該還可以弄點其他的。

他剛好想到的就是正月裏他一個遠房表哥和他提起,他知道臨州那邊有幾個施工的工頭,正在到處找竹子弄腳手架,聽是蓋高樓,還有好幾座,需求很大。

這事情本來徐福興並沒有上心,但如今突然想起來,又去找他那個遠房表哥問了一遍,對方似乎還沒解決,但動工也快了,肯定不能拖。

還有真要搞的話,人家就,你先運一車竹子過來。

這種事情就很不好弄了。

一來是在外地,這時候大多數人對於走出去,心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的畏懼。

二來是運費,漢縣距離臨州好幾百公裏,貨車過去少也要五個多將近六個時,這車費就是很大一筆。

三來人家要先讓你運一車貨過去,這一車貨貼上車費和竹子之類的,真是擔心人家會不給錢。

到時候人在外地,沒人沒勢力,那就是坑了,叫不應叫地地不靈。

而且,以大家的家底,這麼一趟跑下來,各家就掏空了,收不回錢,什麼時候回款,都是頭疼的問題。

“這樣的生意,可能也就是賣了河沙之後,大家心都有些被勾起來了,不然換以往,很多人聽聽也就過去了。”

陸葉心中將幾人討論的內容做了一番分析。

在農村其實並不能完全沒有出路,畢竟人的關係網絡都是分布出去的。

其實主要是大家家底太薄,沒有試錯成本,所以貿貿然一件事情,顧慮太多。

如果是稍微超出了自己所能理解,或者自我感覺把控不了的範圍,可能就是笑笑就過去了。

到了某,突然見著誰誰做了起來,大概深夜裏會扼腕歎息,這事情當時我也想到了,隻是沒做。

這種情況,導致的也是打工的人,出去一般是有了第一個,然後才會拉著第二個第三個,然後形成群體。

做一些生意的也同樣,有一家在外不論是開五金店、吃店,有了一點成績,其他人看到可行,然後又得到了一點幫襯,這才能夠放手去嚐試。

那種大地大,悶頭就敢往外闖的人,哪裏都很少。

而在這個年代,有這樣脾性的人,多半也能做起一點事情。

陸葉對於這件事其實也秉承一點懷疑態度,畢竟這時候泥沙俱下龍蛇混雜,什麼人都有。

“不過如果是在臨州的話,這事情……”

正當陸葉想到這裏的時候,外麵一陣呼喝聲已經響起,五六個人從大門外走了進來。

“老六,德斌,聽你們又在開會,我們也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