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我的第三個有名的武將(1 / 2)

想到這裏,劉玄不禁有些惡寒,但也僅此而已。

甚至劉玄在內心裏麵,隱隱的還有些小激動。

畢竟自己雖然想做一條鹹魚,但是至少自己也是一條被上天看中的鹹魚。

所以就算自己最後被位麵之子給幹掉,那麼至少自己也能像當初的王社會一樣,還能有個青史留名,是著名鹹魚。

不過劉玄也不會坐以待斃,畢竟自己可是穿越者,而且自己也不是王社會,明知道王社會的那條路走不通,卻偏偏還要去走。

而且除此之外,自己走的路和王莽也不同,王莽那是靠名望,一步一步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最後走上了最高位,在全大漢的人的心目中,王莽那就是竊國賊。

雖然王莽的那個皇位名義上說是禪位得來的,但是實際上大家懂的都懂,所以在大漢人民心中,王莽就是得位不正,名不正,言不順。

表麵上服從王莽,但暗地裏卻都是陰奉陽違。

從權威上麵,王莽就已經是先天不足,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王莽搞改革的時候,會有那麼多的人反對。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有人造王莽的反的時候,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全國上下全都一起的原因。

動了那些世家豪強,那些官宦集團的利益是一回事,這個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上台,本身大家都不服,更何況你還動了大家的利益呢是吧。

而王莽的失敗,也證明了一個原因,往往改革的時候,都發生在剛開國的那段時間。

因為開國皇帝往往都有著無上的權威,不論做什麼決定,都沒有人敢於反對,所以無論什麼政策都能夠順利得通行下去。

再其次,每每到一個新的王朝開國的時候,都是整個國家原有的秩序被打亂的時候,原有的那些勢力,或者利益集團之類的,全都被打垮了,所以政策都能夠順利得實行下去。

而等到過了幾代皇帝之後,新的利益集團又已經形成,所以到那時,想要改革已經有些晚了,但隻要是有能力又有魄力的皇帝的話,利用權謀或者利益妥協之類的,也還能改革成功。

但是到了晚期之後,利益集團已經大成,勢力已經達到了頂峰,到這時,就算是皇帝想要改革,也無法做到。

因為你想要改革,必然就會觸及到既得利益集團者的利益,必然會引起既得利益集團的瘋狂反撲,從而導致王朝破滅。

但在這些之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隻有兩個字,那就是軍權,沒有軍權,什麼都不是,但是隻要軍權掌握在手中,無論誰不服,直接平推過去就是。

但若是沒有軍權的話,想要改革,那就隻有嗬嗬兩個字。

……

綜上所述,雖然劉玄和王社會都是同為穿越者,但二者所走的道路不同。

也不是說劉玄要走的路就一定能成功,但至少成功率能夠比王社會的要大一點。

就算是很有可能一切都是上天的惡趣味,但是劉玄也有信心能夠反抗成功。

畢竟和那些開局就是地獄模式的大佬們不同,劉玄的開局,可謂就是很多個648大禮包瘋狂的砸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