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製裁令事件過去並沒有多久,但張嶸卻又一次上了熱搜。
而這一次,他的熱搜關鍵詞變成了:張嶸老板
很多網友對於張嶸的了解,還是他導演和演員的身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哪個公司的藝人,更不知道他已經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在看了這條熱搜之後,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了他在銀幕背後的身份轉變。
原來張嶸去年就已經和老東家解約了,還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而且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居然就殺了回來,還把老東家都給買了下來,公司規模擴大了數十倍。
這簡直就是妥妥的勵誌典範啊!
一時間,張嶸的諸多外號中,也新增了一個張老板的名號。
不過,在投資圈裏,這條熱搜掀起的波瀾,卻比社交平台上大得多。
這種螞蟻吞象的兼並事件,絕對是資本市場上最喜歡的故事,沒有之一。
對於投資圈的圈內人而言,春夏秋冬已經是一個早就有所耳聞的公司名字了。
從當初的影子哥VS酷貓平台的事件中,春夏秋冬的名頭就已經打響了。
在那個時候,很多投資人就因為影子哥對於音樂圈的影響力而看好春夏秋冬,想要進行投資。
但春夏秋冬並沒有融資的欲望,至少沒有明麵表現出來。
隨著影子哥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作品開始多方發力,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而且一上就是兩首之後,投資圈對春夏秋冬的評級就又提升了很多。
在圈內有傳聞,某著名投資人那時候對春夏秋冬的估值,就突破了一個億。
有人向那位投資人求證過,那位投資人更正了傳聞。
那一個億不是對春夏秋冬的估值,而是影子哥這個招牌。
也就是,在他看來,光是影子哥這個人,就值一個億!
隻是影子哥就已經值一個億了,那春夏秋冬的估值肯定還會更高,因為春夏秋冬還有一位藝人,也是公司的老板,張嶸。
一開始,投資圈對張嶸並不看好,反而認為他的性格和粉絲會對企業造成負麵影響,拖累公司發展。
投資圈普遍認為,他從業至今,做過的唯一一件對的事,就是簽到了影子哥。
但很快,投資圈就被打了臉,因為《我的野蠻女友》出現了。
張嶸搖身一變,成了國內最年輕的億元票房導演,身價倍增。
這個身份可比什麼五千年難得一遇的美男子值錢多了,這代表張嶸真能掙錢!
於是乎,投資圈對張嶸的印象頓時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春夏秋冬的估值也一路漲了上去,甚至有人開出了五個億的估值。
這個數字被很多人詬病過,認為吹得太過。
但沒過多久,《倩女幽魂》就以黑馬之姿橫空出世,成為了春節檔的華語票房冠軍。
三十六億多的票房閃瞎了諸多投資人的眼,春夏秋冬的估值蹭蹭蹭的往上漲。
十億,
二十億,
……
一個個投資人揮舞著鈔票,想要投資這個獨角獸公司,分一杯羹,但春夏秋冬依然沒有融資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