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在看到蕭文壽與鄭馨的婆媳關係十分的良好,便也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一直以來劉裕都怕蕭文壽這個士族出身的阿姑會瞧不上鄭馨這個略陽氐兒媳,說兒媳還不準確,畢竟鄭馨隻是個妾室。
而說起蕭文壽出身的蘭陵蕭氏,原本在北方隻是二流士族。結果永嘉之亂南渡後,朝廷在東海郡僑置蘭陵縣。使得蘭陵蕭氏的地位直線上升,現在的蘭陵蕭氏已經算是比較重要的大士族之一了。
原本東晉帝國立國之初的形勢為過江則為“僑姓”,王、謝、桓、庾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蘭陵蕭氏還不算是重要的家族,隻是次一流的世家而已。
而時至今日,僑姓諸郡望雖說變化不大,但是吳姓士族已經變為了朱、陸、顧、沈。
在正常曆史的二十年後,隨著孫恩盧循大起義與桓玄之亂,僑姓郡望四大族也逐漸演化為王、謝、袁、蕭。蘭陵蕭氏在劉宋帝國依靠軍功而飛速崛起,最後曆經齊、梁兩代成為江左第一豪門。
隋之蕭銑、蕭皇後,唐之蕭瑀都是出身於蘭陵蕭氏。
總得來說,現在的蘭陵蕭雖說不如後世一般的輝煌,但亦算是豪門大族了。
(這也是本文設定劉裕乃是士族出身的理由,因為劉裕如果真的是寒門子弟那蕭文壽是不會加給劉裕的父親劉翹的。而且劉翹還是二婚,續弦娶的蕭文壽。
劉裕所謂的寒門隻能說是破落士族,缺少土地、錢財、書籍、部曲這些高門世家必備的硬件。不過從出身門第這個軟件上來看,劉裕家族在九品中正製當中不能太低。)
劉裕看著眼前這副其樂融融的景象,心中慶幸自己母親是個通情達理的人。
而蕭文壽看著眼前的劉裕與鄭馨,著心中越看是越歡喜。蕭文壽一邊拉著鄭馨的小手,一邊笑吟吟的對鄭馨說道“馨兒何時與寄奴何時要個孩子,也好讓為娘體會一下天倫之樂。
咱劉家也不是甚子大世家,沒那些雜七雜八的破規矩。馨兒不必擔心生下一個男丁之後,寄奴再娶正妻而不好處理關係。”
蕭文壽說完橫了一眼劉裕,示意他爭爭氣趕緊要個孩子。
劉裕無奈的搖搖頭,而後對蕭文壽為難的說道“阿母不必如此著急,這馨兒才十五,現在生養孩子對身體不好。我想等著及冠之後娶了正妻再要孩子,到時候馨兒也是身體最為強健之時,那時候要孩子便安全了許多。”
“?”蕭文壽聞言給了劉裕一巴掌,而後怒斥劉裕說道“那寄奴說什麼時候要孩子合適?為娘就是想抱個孫子而已,你這小子還這麼多屁話。
你你你,當真是不孝子!”
蕭文壽一頂不孝的帽子扣到劉裕的頭上,讓劉裕既無奈又心酸。
這古人的壽命可比不了現代人,故而思想觀念的差距也很大。劉裕以現代生育學的角度認為生養之事不可操之過急,而蕭文壽則是認為隻要女子及笄之後便需要擔負起養育子嗣的責任。
這無所謂誰對誰錯,隻能說世道不同、觀念不同而已。
“罷了,罷了。寄奴要是不想在這件事情上操之過急就算了,待寄奴正式及冠之後娶了正妻再說也不遲!
今天叫寄奴來是有正事的,差一點都因為你倆的事情給忘了。
為娘以前在家中有一個要好的庶出從兄,前幾日他給為娘來信說因為家族沒辦法繼續安置他這個庶出子為官,便想要投奔北府軍找個活計做做。為娘想著寄奴你能不能托人給我那個從兄安排個位置,不需要什麼高官厚祿隻要能混口飯吃就好。”
“這好辦,北府軍現在正缺會讀書寫字的主簿書記官。隻要是僑姓士族子弟,都可以入北府軍當此職位。”
“那就麻煩寄奴走動一下,聽說寄奴你跟孫無終將軍甚至於謝幼度公關係都不錯,試試能不安排一個清閑點的地方。
對了,這是我那從兄自己寫的介紹信。裏麵有他的出身門第,還有所學事物的詳細情況。”
劉裕聞言輕笑一聲,而後擺擺手說道“阿母不必如此,這點小事還犯不著去麻煩幼度公。過幾天等我忙完這邊的事情,就給京城的孫冠軍去一封書信。介紹阿母那從兄去孫冠軍麾下擔任主簿,相信孫冠軍不會駁了我的麵子的。”
劉裕說著拿起介紹信便讀了起來,心中還感到有些好笑。這人求官若渴至極,居然自己給自己寫上介紹信來了。
“蕭文粲,字樂子。南蘭陵蕭氏子弟.......蕭文粲?蕭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