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爸媽承包了十畝田地,六畝種瓜種菜,四畝種稻穀。人力一天能收割一畝,收割完第二天一大早,便要把穀穗挑到曬穀場。一擔一擔地倒在地上,再用擋耙把稻穀鋪開。鋪成薄薄的一層容易透風晾曬,同時也增加了受光麵積,讓烈日將穀子曬幹。之後,留一個大一點的娃曬稻穀,其餘人繼續去田割稻穀。
一個人曬穀也不容易,要用叉子將稻草抄出一邊扔了,然後把脫穀機沒有脫幹淨的穀穗用木耙耙出來堆在一邊。暴曬之後用扁擔砸穀穗杆,幾十遍下來穀子便從穗杆脫落了。
曬穀子,一要翻,就是用雙腳翻成一圈圈足寬的距離,隔段時間便要去翻一次。二是要看,防止麻雀偷吃。麻雀一飛下來吃穀子就趕緊呦喝,拍手恐嚇或者用石子砸。
一曬曬到傍晚,太陽差不多落下那時候。就要用擋耙把穀粒刨成一堆堆,然後用木掃帚把周圍零零散散的穀粒掃向穀堆。再用簸箕把稻穀裝起來全部倒進籮筐裏。裝好之後爸媽差不多也回家了,他們就會把稻穀挑回家去。等到第二天再繼續挑出來曬,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晚上有露水,不收回家穀粒會被弄濕。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是,夏季雨水多,暴雨經常來的讓人猝不及防。曬幹的稻穀一下子被淋濕,又要花費幾天曬幹。
夏季高溫,隻要不下雨,約三天,穀就能曬幹了。這時就要將不飽滿的穀粒和飽滿的好穀分開,分開的方法就是借助風力揚穀。盛一簸箕穀粒,迎著風緩緩地揚下。由於不飽滿的穀粒輕,所以會被風吹得遠些。而飽滿顆粒的穀子重,風就吹不動,所以全落在腳下近處。
揚穀的辦法其實還不能把顆粒飽滿的稻穀完完全全分出來,因為沒風的時候,這種方法就特別不適用。這時候就需要用到扇稻穀的風車,它由風箱、搖手、車鬥、漏糧鬥、出風口等部件組成,是一種類似分離器的農具。風車可以一邊把黃燦燦的飽滿壯實的穀物落到下麵放著的籮筐裏;另一邊把幹癟輕飄的穀物或糠皮、草屑吹出出風口。
揚好的稻穀,還要再晾曬一天,一天要用腳或木耙翻上幾十遍。
曬幹的稻穀要裝袋入倉保存,一人用擋耙刨成一大堆,堆成個小山的形狀。然後另一個人用簸箕裝穀粒,一人掙開塑料口袋。掙口袋的人最容易讓稻毛沾身,一撓就容易癢。但看到黃澄澄的稻穀裝入塑料袋,心中還是高興的。說明稻穀收成還不錯,可以養活一大家子了。
最怕的就是差不多到收割時節,一場場暴雨把快成熟的稻穀杆壓得彎腰,穀穗垂到了地上被雨水淹沒。這種情況是十分致命的,會把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基本上毀了一半。等到收割的時候,好穀最多收五成。更糟糕的便是顆粒無收了,農民便會愁眉苦臉。因為來年的存糧吃的差不多了,今年還吃存糧,有可能就吃不飽了。這時就隻能煮成稀粥,緊巴巴的過日子。
我們把飽滿的穀粒貯入穀倉,而幹癟輕飄的穀物或糠皮便用來作飼料,喂豬養雞鴨。
稻穀顆粒歸倉了,我們小孩子還要一大早去田收拾稻草。把三四把稻草尖紮在一起,豎起來支成人字型。這樣少占地方還透風好,曬的也透。不過有時候稻草堆下麵有些潮濕陰涼,會有青蛙或蛇藏在下麵。一撩開這些稻草,小動物就突然從裏麵串出來,能把我們嚇得瞬間寒毛直豎。青蛙倒還好,如果是蛇,那真的是能把我們這些小孩子嚇得尖叫連連。甚至會影響到其他人,忙問蛇跑哪了,生怕跑到另一個人收拾的稻草堆裏。如果蛇溜走了倒還好,一直留在地裏,怕咬到人,就隻能用棍子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