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恩從小鎮上搬到馬尼恩已經有月餘。但是他新項目的研究進展卻微乎其微。重建那一整套蒸餾管道,不要是把他們重新拚湊起來就花掉了他將近一周的時間。自從他回到馬尼恩,亞曆克斯就一刻不停地跟著他學習,自然也觀摩了這套裝置組裝的全過程。
小亞曆克斯的基礎算得上相當漲勢。出生在這樣一位學者的家庭,他獲得了足夠的天賦以及發育時期充分的營養,不論是物理層麵還是精神層麵的。雖然馬尼恩如今並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學,但是算術、文法之類的課程,在修道院也能找到足夠好的教師。
同時不僅是基礎教育,這個早慧的孩子還會把父親隨手放在家中的學會月刊當作餘興讀物,甚至有時還會用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去考校他的父親。亞曆山大對此當然是樂見其成。
因此瑞恩的教育壓力也就小了很多。得益於亞曆山大·邁耶的培養方式,這個孩子在調皮搗蛋的年紀把旺盛的精力都花在了在書本裏尋找一般人不知道的東西。難怪亞曆山大有信心這個孩子能夠成為他的後繼者。
當瑞恩不得不開始自己負擔起一家酒廠的開支時,他發現前期分得的那幾百塔勒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雖然工人不多,但一個月的開銷也要十來個塔勒。除此之外還要購買麥芽和木炭。可酒精實用化的前景還遙遙無期。要是想要變現,他手上唯一值錢的就隻有消毒法的專利了。
他本來打算另起爐灶,用消毒葡萄酒來和淨啤酒爭奪市場,但是這個方案在第一次和艾利塔商量過之後就被否決了。
倒不是因為專利的排他授權會有什麼法律上的風險,當初瑞恩和亨利簽署的授權文書寫得清清楚楚,“啤酒”和“葡萄酒”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單詞。雖然瑞恩用膝蓋都能想到德納第對此會有很大的意見,但是他完全不相信換對方設身處地,會甘願放棄用這個措辭的漏洞來鑽空子。
但是葡萄酒本身的銷路就成問題。葡萄是一種南方的產物,並不適宜在陰冷的巴揚州生長。在西邊的巴爾德大區的情況相對要好些,雖然維度相近,但是巴爾德直接貼著海岸線,沒有南方高聳山脈的阻擋,氣候比巴揚州要幹燥得多。因為巴揚本地幾乎無法尋到葡萄園,自然也沒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
而且他現在的條件下也不可能實現像現代葡萄酒工業一樣對葡萄酒快速升溫、降溫的過程。如果不能把葡萄汁高溫消毒的時間控製在2-3秒,氧氣就會趁虛而入徹底改變葡萄汁的味道。
因此瑞恩隻得作罷。好在艾利塔想起來他在當初慷慨激昂的演說時隨口提的一句話,提議試試看牛奶。
相比葡萄酒,牛奶消毒在現代應用更廣泛,但即使如此,消毒過的牛奶也隻能冷藏儲存不到一周。瑞恩並不覺得在這個沒有冰箱的時代對牛奶巴氏消毒有什麼商業價值可言。不過顯然,他又陷入了另一個現代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