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開門的聲音,站在人群外圍的梁安平疑惑的回過頭,見到進來的人是吳誌航和吳光輝,他連忙迎了上來,說道:“吳老板,吳部長,你們怎麼來了?”
吳誌航看了一下裏麵正在工作的數控磨床,說道:“這幾台機床剛運過來,我過來看一下情況,這台數控磨床怎麼樣,加工精度還可以吧?”
梁安平興奮的點點頭,說道:“可以,太可以了,前麵已經加工完一枚玻璃透鏡,經過測量,誤差在40nm以內,比標稱值還要好。”
吳誌航嗬嗬一笑,說道:“如此就好,那兩台五軸加工中心呢,測試過沒有?”
梁安平搖搖頭,說道:“還沒有,五軸加工中心安裝時,對地麵材質和水平度的要求更嚴格,隔壁實驗室正在進行地麵改造。需要過幾天,改造完成之後,才能安裝五軸加工中心,進行測試。”
吳誌航繼續追問道:“梁教授,有了這三台設備,你們能在多長時間內拿出光刻機測試樣機?”
梁安平沉吟一下,說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快一個月,我們就能製作出測試樣機,三個月內,就能定型量產。隻是光刻機這東西,銷量終究有限,就算我們能夠量產一微米光刻機了,也賣不出幾台,怕是很難收回研發成本。”
梁安平說的是實情,這個年代,國內的晶圓工廠,一共也沒幾家,大多規模不大,設備老舊,想升級到一微米製程,也沒那麼多的資金投入。國外的情況能好一些,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歐美,日韓,都有一些晶圓工廠,他們有意願,也有錢,更新設備將製程提到一微米。隻是北極星這裏就算研發成功,也隻有一個孤零零的光刻機,整套晶圓生產線中的其他設備,國內還是生產不了,想要和島國、歐美的相關產品競爭,除了價格,沒有任何的其他優勢。更何況,北極星的光刻機是完全複刻島國尼桑的一微米光刻機,在國內用用也就罷了,如果用於出口,很可能會遭遇專利糾紛,利潤不大,麻煩多多,不是很劃算。
吳誌航思考了好一會兒,才拍拍梁安平的肩膀,安慰道:“我們北極星投資研發光刻機,隻是不想被西方世界卡脖子,本來就沒想著靠它賺多少錢。能賣幾台就賣幾台,如果一台也賣不出,我們北極星就留著自用也是不錯的。這還是目前一微米光刻機的情況,如果你們能領先全球,第一個研發出0.5微米光刻機,我能保證,來自全球晶圓工廠的訂單,能把咱們淹死。”
梁安平雙眼一亮,問道:“這麼說在一微米光刻機研發成功之後,吳老板還打算繼續投資,研發0.5微米光刻機?”
吳誌航肯定的點點頭,說道:“那是當然,好容易在光刻機技術上追平歐美最頂級水平,當然要再接再厲,勇攀高峰。不止是光刻機,我們北極星可是計劃打通芯片生產全產業鏈的。單晶爐、氧化爐、沉積設備、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清洗機等等,隻要是和芯片生產相關的設備,我們都打算投入資金進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