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雪有些疑惑的問道:“誌航,前麵又是敲鑼打鼓,又是放鞭炮的,是有人結婚嗎?”
吳誌航也打開車窗,探頭出去朝前看了看,然後說道:“這些人應該是來迎接咱們的,敲鑼打鼓,拉橫幅,放鞭炮,再加上小學生獻花,這都是老套路了,沒什麼稀奇的。去年我跟隨港商考察團,來福田鎮考察的時候,鎮長搞的迎接儀式也是這一套。”
寧雪有些驚訝的問道:“敲鑼打鼓,拉橫幅,放鞭炮,小學生獻花,那不是迎接大領導的儀式嗎,怎麼用到了咱們的身上?”
寧雪作為一個九零後,從小就品學兼優,長得更是清秀漂亮,像個瓷娃娃似的。上小學初中的時候,她沒少參加這種迎接儀式,擔當獻花的重任,對這一套東西,可謂非常的熟悉。隻是寧雪從沒想過,有朝一日,她也能成為這套流程迎接的對象。
吳誌航嗬嗬一笑,說道:“現在可是84年,正是國內對外資如饑似渴的時候,你現在作為手握大比資金的港商,來國內考察投資,身份地位、受歡迎程度,比普通領導可高多了。”
待車隊走近了,鑼鼓家夥敲打的更為起勁,鞭炮二踢腳放的也更為密集,在福田鎮入口這裏,爆起了一片片青色的煙霧,在輕柔的海風吹拂之下,緩緩的升空消散。
車隊行至人群近前,頭車率先打出閃爍的紅燈作為信號,通知後麵的車輛準備停車。一行七輛汽車先後降速、轉向、靠邊停車,然後“嘭嘭嘭”的聲音不斷,所有汽車全部打開車門,二十多號人先後下車。不過這些人下車後,都沒往前走,而是站在那裏,等待吳誌航和寧雪這兩個港商大老板走在前麵。
吳誌航和寧雪下車後,在六名保鏢的護衛之下,朝迎接的人群走過去。看到吳誌航從最後一輛汽車上走下來,並帶頭朝他們走過來,廖英才愣了一下。今天早晨一大早,廖英才就接到招商辦的電話通知,說是一名叫寧雪的港商要來福田鎮考察投資,讓他們隆重接待。在過去的八三年,電子產業園的落成投產,給福田鎮帶來了大量的利稅、就業機會、和外來人口。大量外來人口的聚集,又催生了大量的飯店、服裝店、雜貨店、理發店、蔬菜市場等等,將貧窮落後的福田鎮,發展成深圳市最為繁華的城鎮。這些對福田鎮的老百姓來說,意味著從海裏打來的魚好賣了,工作好找了,手裏的票子變多了。對廖英才這個福田鎮一把手來說,那就是實打實的政績。根據廖英才打聽到的消息,上麵正在商討,以福田鎮為核心,成立一個新的區,就叫福田區,而這個區的第一任區長,很可能就是廖英才擔任。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又有一個身家不菲的港商來福田鎮考察投資,廖英才的心頓時熱切了起來。有電子產業園的珠玉在前,廖英才對招商引資特別的上心,如果這個叫寧雪的港商的投資能再次落在福田鎮,那他這個區長就板上釘釘了。為了搞好接待工作,廖英才幾乎動員了鎮政府所有的工作人員,還拉了很多的鎮民來湊數,這才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內,湊夠了這個近百人的迎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