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拓跋落幕(2 / 3)

是個能打仗的料子,高建心裏稱讚,見到山坡兩側已經遍插旗幟,足夠迷惑敵軍,便開始思量下一步打算。

他抬手朝前方一指,決斷道:“你帶領麾下無當飛軍,直撲張郃所在,記住,兩強相鬥勇者勝!”

“諾!”何山轉身發令,又是五百精銳加入對張郃的作戰序列中。

……………………………………………………………………………………………………………………………………………………

另一端的主戰場,漢軍帥旗處,看到突來的張郃被攔住,諸葛亮放下心來,號令漢軍全力進攻,紅色赤龍旗如若火焰一般鋪開,將鮮卑武士一一吞噬。

觀敵士氣,察其進退,料敵之變,以此用兵,可定勝負。

除了張郃意外到來,諸葛亮已經算到拓跋禿檀的每一步舉動,所以早分兵將敵軍包圍的鐵桶似的,眼下隻需要將漢軍的圍獵速度快一點即刻。

“攔截張郃的是哪個將軍?”諸葛亮向傳令的斥候問道,要有確定的消息。

剛從前線返回的斥候頭目伍班拱手道:“是安遠軍都督高建,他率領的兩千人與馬岱、王平彙合後,並無參戰,剛好攔住了張郃。”

“高子尚……”諸葛亮想起來費禕對此人的介紹,受命於敗軍之際,柳城克敵,左寨誘敵,現在又臨陣設疑,天賦不在薑維之下,是個可造之材。

按伍班傳回來的消息,高建在祁山道兩側的山坡上,廣布旌旗,用疑兵之計對付鮮卑狼兵,臨陣對衝,用實兵來阻擊張郃,可謂是虛實並用。

“他是個會用兵的。”諸葛亮讚賞的用羽毛扇點了點,隨即又想到:“隻是,出自馬謖部下,有些麻煩!”

於是抬起羽扇下令道:“去告訴吳班、張苞,兩個時辰內結束這場仗,要讓拓跋鮮卑匹馬不歸!”

軍令如山,丞相一言,前線大將吳班、張苞連忙親自上陣督戰。

鮮卑狼兵在重圍中,本來處於崩潰邊緣,現在漢軍主將親自臨戰鏖戰,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動搖和混亂,繼而全麵敗逃。

短短半個時辰,拓跋禿檀分出的兩千後衛全部潰敗,繼而波及到正在突圍的主力部分。

勝負終定!

“鮮卑狼兵腹背受敵,士氣崩潰,敗亡不遠矣。因此,我等的大敵隻在對麵的張郃!”高建麵色沉重,若非己方是以逸待勞,還真不一定能頂住魏軍的猛攻。

與關興說話間,從祁山上衝下來的郭淮部兵馬,也被另一隊漢軍擊退,並且奮力向山上追殺過去。

“那是何人?如此勇猛,真是個英雄,你看!”高建指著逐敵上山的漢將。

關興抬眼望去,隻見一名漢將健步如飛,遠著槍戮,近則劍刺,無一合之敵,逆勢而上,勇不可當。

論地勢,漢軍屬於仰攻,但在那個漢將身先士卒情況下,殺得敵軍節節敗退。

旌旗所到,擋者披靡,幾乎殺進了祁山堡!

“是薑維,他的配得上英雄之稱。”關興幽幽道,卻又長歎一口氣,雖然佩服薑維,但他更欣賞高建這種來自成都的季漢嫡係將才。

當當當!當當當!

前方魏軍中忽然傳來一陣鳴金之聲,接著張郃率領的魏軍如退潮的海浪,倏然遠去。

當進則進,該退則退,不以榮辱為念,張郃冷靜的可怕!

這就是魏國的五子良將啊,他們生於大漢崩潰之前,成長於戰火之中,可謂是大漢最後的餘輝,但偏偏有成為大漢中興的阻礙。

對比魏軍到漢軍特性,不由想到塑造了這兩支軍隊的帝王,曹操和劉備,都秉承了大漢的英雄之氣,難怪曹操曾與劉備青梅煮酒,自詡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這對互為對手知己的英雄,各自都鎮壓了一方作亂的塞外諸胡,仿佛在對外宣告:明犯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所以曹操臨終之際,仍舊派出兒子曹彰北擊烏桓,征討東部鮮卑。隻可惜,其子曹丕不孝,采納了利於世家的九品中正製,致使如今大魏高門林立,胡風盛行的局麵。

張郃察知郭淮在山上據守,被圍的是鮮卑武士後就果斷退兵。

高建想明白因由後,也不追擊,隻是揮手收攏兵馬,救治負傷士卒。